2023年3月23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机遇之城2023》报告。从全国来看,排名前四位的城市仍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在大湾区,“9 2”城市总体表现亮眼,多个湾区城市在各维度名列前十。普华永道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指出,数字经济对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动效应充分显现,多项数据表明,数字经济已成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是《机遇之城》第十年发布。自2014年首发的十年来,《机遇之城》持续全方位观察中国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将是下一个十年的中国城市的重要议题。
三大中心城市起示范引领作用
粤港澳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大湾区总体经济实力强劲,在《机遇之城》多个维度表现突出,特别是“智力资本”、“经济影响力”、“宜商环境”四个维度上优势较为集中, 3个城市进入这些维度的前10名。深圳、广州、香港在大湾区处于第一梯度,对城市群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深圳总分排名全国第三位,“技术与创新”、“宜商环境”保持去年的首位;广州总分在全国排名第四位,“智力资本”维度重回全国排名第一,以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科技和产业发展;香港在全国排名第16位,在“城市韧性”和“经济影响力”两个维度位列第一,有极高的企业吸引力和全球开放度。
第二梯度的佛山、东莞、珠海、澳门在“技术与创新”、“城市韧性”、“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表现位列全国中上游。 第三梯度的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和产业空间又是,在核心城市带动和产业辐射之下,将产生新的发展潜力。
报告还观察了长三角和京津冀两大城市群。与大湾区以三大城市引领带动不同,长三角的区域一体化更明显,区域发展协调均衡度是三大城市群中是最高,除上海、杭州、南京、苏州保持一贯的领先优势外,宁波、无锡等核心城市也迅速崛起,在多个维度都彰显出全面综合的实力,形成产业集群最多的区域。
新能源汽车产业撑起数字经济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机遇之城2023》中,多项指标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实力已充分显现。
“技术与创新”维度通过数字城市、移动互联、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授权、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等变量,观察数字技术与创新应用对数字治理和数字经济的作用。大湾区城市在该维度总体表现突出:深圳、广州得分位列全国首位和第二,其中深圳在“专利授权量”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变量位列第1和第3位。数据表明,大湾区在技术研发与企业应用等整体创新实力较强,以技术创新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明显。
在该维度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变量中,深圳排名第1,广州排名第4,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大湾区的完整布局和消费需求不无关系。王斌强调,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大湾区数字经济的支柱,并在生态布局上与京津冀、长三角走出了差异化道路,未来将加强城市间协同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能级和在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数字化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香港特区政府为“数字经济”安排了专门预算,预留5亿元进行“数码转型支援先导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应用线程的基础数码方案;预留2亿元提升“智方便”平台改善用户体验。
新增绿色低碳指标观察可持续发展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3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机遇之城2023》在“可持续发展”维度新增了“绿色低碳”指标,深圳位列榜首,惠州第3位,广州排名第5位,。此外,大湾区多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领先,比如广州在该维度位列第三,在空气质量和人口流动两个变量分别排名第4和第6位。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人口集聚的同时,兼顾生态保护,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城市韧性”和“交通和城市规划”也是大湾区比较有优势的维度。经历了过去三年的疫情,大湾区城市韧性不断提升,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布局医疗资源,香港在“城市韧性”维度位列第一,“卫生健康”变量中,澳门地区和香港地区位居第1和第2位。
得益于起道路资源和绿化覆盖率优异佛山在“交通和城市规划”维度表现突出,位列全国第三。“绿化”变量中,珠海、佛山、江门、东莞在前十名中包揽四席,表明大湾区各城市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空间,为绿美湾区筑牢生态屏障。
城市视角之深圳:
“宜商环境”保持全国第一,对创新企业具有强大吸引力
对深圳而言,《机遇之城2023》报告的最大亮点在于“宜商环境”维度保持了第1名,贸易往来和创业领域表现尤其突出,快递物流位列第2,营商环境和创业活力排名第3。榜首佳绩的保持彰显了深圳的宜商软实力,在制度环境和贸易条件具备优势,对跨国公司和创新企业有着强大吸引力。
深圳是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去年出台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着重在围绕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上进行优化,标志着深圳进入营商环境改革5.0时代。
图3
附录:
一、《机遇之城》系列
《机遇之城》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合作出版的对中国城市进行全方位跟踪观察的研究报告,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发布10期。该系列报告见证了中国城市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持续为城市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前瞻性的观点和洞见,助力中国城市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机遇之城2023》报告设置智力资本、技术与创新、区域重要城市、城市韧性、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营商环境十个观察维度,各维度下设5个变量,共计50个变量,涵盖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城市基础设施、自然环境、人口、城市治理及城市影响力等多个层面。
二、《机遇之城2023》城市总排名
《机遇之城2023》观察城市范围为51座,覆盖了中国多个主要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
全国前十位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天津。
粤港澳大湾区“9 2”城市的排位分别为:深圳(3)、广州(4)、香港(16)、佛山(21)、东莞(23)、珠海(24)、澳门(31)、中山(43)、惠州(45)、江门(49)、肇庆(51)。
【记者】曲广宁、张秀娟、李荣华
【作者】 李荣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