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齐头并进。
“经过前期试开行8趟次中欧班列接续班列、累计发送565标箱的积累和摸索,中欧班列‘江苏号’无锡班列已走通接续班列开行的各个环节和链条。”无锡市国际货运班列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林飞告诉记者。
跨越万里,不负山海,从太湖之滨跨越千山万水,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通江达海的无锡开启了一场又一场飞驰万里的双向“奔赴”。
10年来,航空枢纽架起“空中桥梁”,无锡成为全省首个拥有本土航空公司的城市,苏南硕放机场通航城市达到75个,初步建成覆盖国内、辐射亚太、连接欧美的航线网络。港口枢纽放大“驱动效应”,积极构建了江阴港—洋山港、外高桥港快速通道,大力提升内河集装箱江海河联运发展。
聚焦“枢纽经济”,始终将自身放在世界层面谋发展的无锡,以交通为引领,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用非比寻“长”的雄心和定力,跑出了无锡“加速度”。
十年博采众“长”
民生优先
构建“零距离”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一早,首班微巴9号线从地铁1号线长广溪站4号口发车。今后,在附近园区工作的无锡市民,每周一到周五的上下班高峰期都有了专属“摆渡车”。作为无锡市202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1-8月,我市新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6条。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我市正加快构建“地铁送到站、公交接回家”的“零距离”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轨道交通配套接驳方案研究也在同步开展。
10年来,公共交通便利度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共享单车、巡游出租车、网约出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为补充的立体公共交通发展格局,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不仅如此,10年来,无锡特色交通亮点纷呈,平安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法治交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一批“无锡经验”。
大道行开阔,长路谱华章。
展望未来,无锡将建设更多的大通道、大枢纽,畅通更多的大网络、大循环,无锡交通也将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便民,开放的基础会越来越坚实,一个覆盖海陆空、联通全世界的通达无锡正昂首阔步向我们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