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派出大将南征百越,当时设立桂林郡、象郡,并没有广东或者广西这样的地理概念。秦灭之后,大将赵佗派兵据守各路隘口,独霸岭南,自此建立南越国与中原朝廷分庭抗礼。
西汉建立后,这种汉越对立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武帝时期。而武帝何许人也?北击匈奴、拓土千里,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南越朝廷雄踞帝国南陲?于是在元鼎五年派出大军往征南越,汉军一路势如破竹,南越很快被西汉并入版图。
与前朝不同的是,这次汉武帝一下子设立了9个郡,辖地囊括今天的两广,而管理这九郡的治所就设立在广信,贯彻皇帝“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的旨意。此后这个名字便在两广行政范围的划分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图:广西岭南风情旅游文化周活动在梧州举行。 胡雁 摄
广信县地处古南越国的中心位置,
漓水和西江在此交汇,
地理优势十分明显。
在那个陆上交通不甚发达的年代,
广信作为岭南首府,
在治理南中国的过程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的广州也好,南宁也罢,
尽管是首府城市,
但在广信为南国要冲的年代,
连个小村落也算不上。
两汉以后,
岭南的行政格局大体没有太大变化,
直到宋朝时两广分治。
▲资料图:现代粤剧《风雨骑楼》展现广西梧州商埠变迁。 王秋声 摄
严格来说,
广东广西的称谓是从宋代开始的,
宋代的省级行政单位称为“路”,
如今的两广在当时统称为广南路。
但是广南路地域辽阔,
辖区内文化差异很大,
为了更为有效地管理,
宋朝皇帝决心把它一分为二,
选择的分界点就是赫赫有名的广信县。
从此,
广信县以东称为“广南东路”,
以西称为“广南西路”,
简称“广东”、“广西”,
在后来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今天的
“广东省”和“广西 ”。
是不是突然间感觉自己涨姿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