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一改传统类型处理恐怖片的方式,将人物深层心理的表征,与暧昧不清的灵异现象,以及叙事空间的恐怖气氛杂糅在一起。
就像塔可夫斯基用一片废墟和几滩臭水拍出的《潜行者》一样,其所达到的高度不是能用一个“软科幻”就能概括的——
伟大的电影背后必定都有一股伟大的力量。
加上库布里克对电影细节强大的把控能力与追求完美的创作原则,《闪灵》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解读空间。
而库布里克本人拒绝公开露面,其创作的真实想法我们不得而知,只能通过一些资料才得以窥见其中一二。
《闪灵》于1977年正式开拍,从前期调研大量关于美国高档酒店的建筑与家具资料,到后期搭景,库布里克力求镜头里每一个细节都至臻完美。
“没有什么能阻挡斯坦利对真实性的执着追求,就连酒店前面堆的石头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这为影迷事无巨细地解读《闪灵》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即作品本身的价值。
也就是说,库布里克的创作原则与其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值得观众付出时间与精力的。
关于《闪灵》的解读,不得不提到一部纪录片,《237号房间》(2012年)。
这部纪录片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真实的场景,全片由库布里克的电影片段和相关影像资料,以及受访人的声音直接剪接而成。
因此,纪录片更关注于展现解读的内容,从而提供某种接近电影真相的思路。
但我们从片中受访人的声音里可以清晰感受到,某种挖掘真相的解读快感。
首先,库布里克的《闪灵》讲述了作家杰克·托伦斯接受一份冬季看守酒店的工作,于是带着妻子温蒂和儿子丹尼到深山里的酒店过冬;
酒店环境的幽闭和写作的不顺导致杰克一步步走向疯狂,企图在一个夜里砍死妻儿,却最终冻死在酒店外的迷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