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所以玉盘,算是月亮最广为人知的喻称了。
苏轼曾写过一首《阳关曲·中秋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儿时总是坚定不移地认为:月亮就是一只装过点心的白玉盘。上面的斑斑点点一定是神仙吃完糕点之后留下的细碎点心渣。
不知道被漫天星辰轮番儿推动着,能不能“嗷呜”一下刚好落到我的嘴里来。
《文选·谢庄<月赋>》曾云:“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素娥,便是嫦娥。
传闻嫦娥爱着素衣白裳,如月光一般素白皎洁。嫦娥奔月,则是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
在古人心目中,嫦娥是不容玷污、超凡脱俗的美人儿。在《西游记》里,猪八戒醉酒戏嫦娥的后果,是要被打上二千锤,再贬下凡间去做苦力的。
故而将月比作嫦娥,不染纤尘,绝世独立,倾城亦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