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约是月亮最为生动的名字。
相传月亮上有只玉兔,经年累月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每逢月缺时,就会映衬出它捣药时的影子。
曾在书上读到唐代诗人卢照邻写过一首极美的 《江中望月》:“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于是对着月亮看了两个小时,还是没瞧出哪里有玉兔的影子。
有一日遇见大雨将至,水汽蒸腾,抬头发现月亮竟然起了一圈毛边,半隐在云层中。
还真像小玉兔偷跑出来吭哧吭哧捣药,一身雪白毛发被照耀得纤毫毕现,连在人间都瞧得清楚哩。
《淮南子》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玉蟾,是月中精灵,代指月亮。
记得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月亮的图片,上面全是小小圆形的凹坑,粗看觉得丑极了,一点儿也配不上月之美名。
直到听闻有人将月亮比作玉蟾,仔细一想,嘿,那坑坑洼洼的小坑,时明时暗,不正是蟾蜍身上那一堆凹凸不平的小疙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