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剧集的热播,让海顿在实践中有了更多的感悟,如何拍出百姓更为喜爱的电视剧,如何在生活味、烟火气中,展示千千万万平凡中国人的故事?不禁让海顿有了更多践行的渴望。
说起《幸福院》,还有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于艳的父亲亦是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于立清,其导演的《深山孤魂》《深情》《黑玫瑰》《黎明破晓前》等剧先后获飞天奖等奖项,一生导演、编剧、制片的剧集近百余部。
于立清
遗憾的是,于立清导演一直希望能够“拍摄一部关注中国老年人的优秀作品”,尤为可惜的是,其创作的100部作品《幸福院》,在写到15集的时候,就患病过逝了,夙愿终未实现。
正是在此背景下,于艳和海顿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一直精心筹备这部剧,作为完成父亲遗愿的重要动力。而透过该剧的创作,作为多年来少有的以人文主义关怀观照全社会养老话题的剧集,如何呈现给观众,亦是海顿从业以来的最大挑战。
“喜剧是最难做的,也并不是我的强项。”海顿坦言,《幸福院》的创作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挣扎。而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不仅实现了用轻喜剧的方式诠释养老这个沉重的话题,更是以多元视角讲述了亲情之外的友情和爱情,真实再现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个性迥异的老年人或乐观、或诙谐、或孤独的心理与生活状态,展现老人们的辛酸不易与幸福时刻。
最终,这部由两代人接力完成的感人剧集登陆总台央视,收获了众多好评,真正实现了小投入、大情怀、正能量的现实表达,于艳与海顿更是实现了父亲的遗愿,为观众奉献了颇有分量的作品。
(二)
说起来,出身于军人家庭的海顿,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学过导演,也没有学过编剧,更也没有学过表演,从场工做起,服装助理、灯光助理、群演……电视剧创作的所有行当,海顿几乎做个遍,就凭着一股韧劲和认真,让各个剧组认识了海顿,也知道有这样一个不怕吃苦的小孩。
如此种种,让海顿一直有着不服输的劲头,在军人血脉侵染下,海顿对抗战和谍战题材情有独钟,其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犬王》就是抗战题材,海顿也凭借塑造的角色而获得年度小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该奖项为长春国际电影节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