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的翅膀有哪些特点,蝗虫的翅膀有何特点及作用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1 06:18:59

蝗虫的一对尖利的嘴锋利无比,如凿如锯,啃起草叶“沙沙”有声,很喜欢吃芦苇、水稻、玉米等各种作物的叶子,但它们不太喜欢棉花。很久以前,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大量蝗虫飞向棉花丛。因为他们对草上瘾,他们把所有的杂草都吃光了,棉花仍然完好无损。蝗虫似乎在为人们除草。真是一个奇谈,“万恶”蝗虫竟然做出这样的好事。

蝗虫吃得很多。一龄时,每日摄入量是体重的10倍,四龄时是体重的20倍。当他们饿的时候,他们也吃动物性食物。即使是他们同伴的尸体它们也吃。所有其他可以充饥的食物都在食用范围之内。

蝗灾梦魇

尽管“神虫”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但说到蝗虫,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尤其是今年的大规模蝗灾!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噩梦。在中外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的蝗灾、人民流离失所和饥荒。蝗灾影响到世界十分之一人口的生计。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大陆上,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受到蝗灾威胁,其中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蝗灾最为频繁和严重。1889年,红海附近发生了蝗灾。成群的蝗虫飞来的时候,像一团活的乌云,遮住太阳,使大地变黑。据估计,蝗虫总数达2500亿只,总重量55万吨,需要1万多节火车皮才能装的下!

蝗虫的翅膀有哪些特点,蝗虫的翅膀有何特点及作用(5)

中国最早的蝗灾记载见于公元前707年的《春秋三传》。2600多年中,有史籍记载的蝗灾发生过近千次,以至于在史书中把“蝗灾、水灾、旱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饿殍枕道,人饥相食”,蝗灾惨状不胜枚举。

蝗虫(隶属于蝗总科的种类)为世界性分布,已知大约有1万余种,其中可以造成灾害的有300多种。我国已知有近900余种,其中约60余种可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例如,爱吃稻叶的稻蝗(油蚂蚱)、爱吃甘蔗的蔗蝗(斑角蝗)、有害竹林的竹蝗和喜欢吃棉花嫩叶的棉蝗(绿蚱蜢)等等。在这些蝗虫中,飞蝗的危害最重,尤其是被老百姓形象地称为“关公脸、黑背、红马褂”的东亚飞蝗,所以平时所说的蝗虫指的都是它。

蝗虫的翅膀有哪些特点,蝗虫的翅膀有何特点及作用(6)

散居与群居

在某些年份,蝗虫是分开生活的,对农业危害不大。在其他年份,他们会一起行动,四处为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某一年内,如果某一单位面积内蝗虫数量少,食物丰富,就会形成散居型,不会迁移寻找食物。在另外一年,单位面积蝗虫多,粮食不足。它们在体内会有一种特殊的生理反应(此时,蝗虫体内5-羟色胺的水平比蝗虫在平静和孤独状态下高出近3倍),从而产生群体的需求,形成蝗虫群体。

群居蝗虫是黄褐色的。前胸背板不太隆起,两侧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前胸长与后胸足长之比大于2,有成群迁徙的习性,生活在河滩草原区;零星蝗虫呈绿色或灰色,前胸和后胸板呈脊状突起,两侧黑色条纹不明显。前翼的长度与后胸足的长度之比通常小于2。它们不会成群结队或迁徙。它们像一般的蚱蜢一样,散落在丘陵草原上。

蝗虫的翅膀有哪些特点,蝗虫的翅膀有何特点及作用(7)

过去,科学家并不了解蝗虫生态习性的变化。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把社会类型命名为飞蝗,把分散型命名为赤脚蝗。直到1921年,苏联昆虫学家伊万诺夫才首次揭示了这个秘密。这一发现不仅查明了蝗虫的种类和习性问题,而且还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对于蝗虫大发生的神秘感。

旱极而蝗

散居的蝗虫危害并不大,即使人们看到它们也会逃之夭夭。为什么这种“害羞”的昆虫会变得如此“咄咄逼人”?

中国古代有“大旱必有蝗虫”和“久旱必有蝗虫”的说法,说明蝗灾往往伴随着干旱。春、夏、暖、冬等气候提前变暖,将降低蝗虫越冬卵的死亡率和蝗灾的早期发生。然而,蝗灾的爆发不仅与气候异常有关,而且与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有关,是蝗灾的重要根源。水利建设不当、草场管理不善、过度放牧、草地退化、土地资源利用不当等都有利于蝗虫的发生。例如,由于历代毁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洪水过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常发生严重干旱,沿湖、海滨、江河,内涝等地区出现许多大片荒地,直接形成适合蝗虫发生和猖獗的自然地理条件。

蝗虫的翅膀有哪些特点,蝗虫的翅膀有何特点及作用(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