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桑寄生。
桑寄生
桑寄生,始记于《神农本草经》,位列药之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为其释名,“此物寄寓他木而生,如鸟立于上,故名寄生”;《蜀本草》也讲,“诸树多有寄生,方家唯须桑上者”,因而得名“桑寄生”。
须知,桑寄生的原名为“桑上寄生”,一味寄生类植物,因此,桑寄生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每每有鸟类食用了它的果实之后,飞往不同的地方,在树上留下的排泄物中的桑寄生种子在树枝上长出吸根,侵入树干,从而夺取寄主养分,随后不断长大成株。
桑寄生
然而,若是桑寄生寄生在一些果树上,因其会吸食寄主的养分,把寄主逐渐的“榨干”,导致果树减产减收,甚至是枯死。所以,很多农民都会比较厌恶桑寄生,认为它是一种有害的植物,若是见到会毫不留情地除之而后快。
殊不知,正是这所谓的“有害植物”,也是一味治病良药啊!
风湿痹痛中医认为,自然界中的外邪不外乎风、寒、湿、燥、热、暑六种邪气。
其中,风邪最为常见,一年四季均可使人患病。此外,寒、湿、燥、热、暑等外邪,均可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
早在千年前的《素问》中就讲了,"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说得正是风邪多为外感病证的先导。
因此,有时候不小心吹到一阵凉风,回到家没多久就感冒发烧了,其实正是风邪作的祟。
除了风邪,湿邪亦当尤为小心。中医认为,湿邪多黏腻,因此,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病情也多反复,难以治愈。
然,风邪裹带着湿邪入侵到我们的体内,流窜于经络骨骼,湿性黏腻,容易阻碍气血运行,气滞血瘀,闭塞不通,闭,痹也,加之不通则痛,是故而见痹痛。
桑寄生味苦而善燥湿以治本,又兼祛风之效,以阻断外邪源源不断入侵到体内。
桑寄生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羌活、独活等祛风湿的药材,其中,上半身的风湿痹痛可用羌活,下半身的风湿痹痛可用独活,若是两者同用,可止一身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