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分拣皂角刺
近日,在嵩县九皋镇九店村附近的一个扶贫车间内,七八个村民正用手中的长剪,将面前一堆“刺头宝贝”剪成小段。说起这个“刺头宝贝”,这里的老乡们满口夸赞:“种它每亩地能增收七八千元。”该扶贫车间自5日复工复产以来,这里的“刺头宝贝”一直供不应求,每日销售量约15吨。
“刺头宝贝”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走,咱们瞧瞧去。
“刺头宝贝”叫皂角刺,有药用价值
记者走近细瞧这些“刺头宝贝”,周身长满长刺,呈深紫红色或黑色。河南豫博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郭绍波说:“这是皂角刺,制成中药后,有托毒排脓、活血消痈(yōng,痈指的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等功效。它和我们常说的能洗头发的皂荚果一样,都长在皂角树上。不同的是,皂荚果结在枝条上,皂角刺长在树干上。”
郭绍波说:“很多人都知道皂荚果是加工洗涤用品或化妆品的原料。其实,皂荚果只是皂角树上长出的宝贝之一,皂角树上长出的宝贝还有能入药的皂角籽及皂角刺。皂角籽就是皂角树的种子,有消积化食的功效,它被温水泡过、去皮、晾晒后,还可制成皂角米,煮粥食用有养肝明目、美容养颜等功效。所以,咱九皋镇人常说,皂角树浑身是宝。”
“刺头宝贝”效益好,有村民靠它摘掉了“贫困帽”
临近中午,在扶贫车间的空地上,九皋村村民李正霞正剪着成堆儿的皂角刺。
片刻间,李正霞的额头上就渗出了汗珠,他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今年53岁的他,身板结实,皮肤黝黑。
“老乡,歇一会儿吧。”记者说。
“不了,快中午了,想赶着把这堆儿皂角刺剪出来。下来还有分拣、过筛、打粉好几道工序。我手快点儿,不耽误后面的事儿。”李正霞说。
李正霞家中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患病常年需要治疗。为照顾孩子,夫妻俩多年来很少外出打工,只能靠着家里的庄稼地维持生计。
“以前种小麦、玉米,天旱时收上来的粮食连本钱都顾不住。后来,响应镇政府和村里的号召,我家也种上了皂角树。光皂角刺,每亩地能产200公斤至300公斤,增收七八千元,比种小麦、玉米可是强太多了。”李正霞说。
秋季收皂荚果、皂角刺,冬季晾晒、销售。农闲时,李正霞和妻子就到村子附近的扶贫车间打工。靠着这些,李正霞一家在2019年摘掉了“贫困帽”。
嵩县九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以九皋镇为主导,辐射带动周边库区乡、饭坡镇等多个乡镇,形成了集皂角育苗、种植、管理、购销、深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九皋镇有皂角刺育苗、种植、购销专业合作社18家,有从事皂角树种植和产品购销的农民数万人。
“刺头宝贝”远销韩国、日本和俄罗斯
一上午时间,在扶贫车间的空地上,一辆载重约15吨的大卡车,就已装货完毕,准备启程赶往制药厂。
自该扶贫车间3月5日复工复产以来,这里的皂角刺一直供不应求,每日销售量约15吨。从2018年至今,每年从这里出发运往全国各地的皂角刺约有1000吨。
“咱九皋镇素有‘中国皂角之乡’的美誉,如今,这儿产的皂角刺也是全国知名,这得益于九皋镇良好的自然环境,让这片土地上长出的皂角刺个大、肉厚。”郭绍波介绍,皂角刺中只有肉质部分能入药。一根皂角刺,剥开共有三层:最外面层,呈深紫红色或黑色;中间一层,呈淡黄色;而最里面一层,呈肉色,才是能入药的部分。肉越厚的皂角刺,在市场上越受欢迎,价格能卖到每公斤80元。品相普通的皂角刺,价格则为每公斤20元至40元。
郭绍波说,除了在国内中药市场上颇受欢迎,九皋镇的皂角刺还远销韩国、日本和俄罗斯。在当地,皂角刺也有了不少新用法,比如韩国人会将皂角刺加工成柳叶状,用来泡茶喝。(洛阳晚报记者 李雨璐 通讯员 王勇 王站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