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在《金匮要略》中又叫竹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在一些文献里也叫竹二青,质地柔软,入药时卷成团用。四季皆可采收,以冬季为佳。常鲜用或晒干生用,或姜汁炒用。
一、竹茹的功效:
竹茹味甘,微寒。归肺、胃、胆经。功效能清化热痰,除烦止呕。尤善治胃热呕逆之证。
常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逢原》:“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
《长沙药解》:“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其诸主治,除吐衄,止崩漏,治膈噎,疗肺痿。”
《本草备要》:“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膈噎呕啘,吐血衄血,肺痿惊痫,崩中胎动。”
二、竹茹的配伍应用:
1.用于肺热咳嗽,咳痰黄稠。竹茹有清化热痰之功。治热痰咳嗽,常配伍黄芩、瓜蒌、桑白皮等药。
2.用于痰火内扰,心烦不安之证。竹茹尤善清热除烦。治胆火挟痰,犯肺扰心所致的胸闷痰多、心烦失眠、惊悸不安等证,常配伍陈皮、半夏、枳实、茯苓等,即温胆汤。
3.用于胃热呕吐。竹茹善清胃热,止胃热呕吐,最常配伍黄连。治痰热互结,烦闷呕逆,常配伍黄连、陈皮、半夏等,即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
若治胃虚有热而呕吐者,常配伍陈皮、生姜、人参等,即橘皮竹茹汤。
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常配伍石膏、桂枝、甘草等,即竹皮大丸。
张锡纯言:“竹茹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且性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
三、竹茹的用法用量:
竹茹多入煎剂,少为丸散。入煎剂常用量十余克。
入药有生用与炒用之分,生用偏于清化痰热,姜汁炒用则偏于止呕。
四、竹茹的应用注意:
竹茹性寒清热,故寒痰咳嗽、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均当忌服。
《本草汇言》:“诸病非因胃热切勿用。”
~
——中医实战笔记20.8.20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