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鲨鱼皮的游泳运动员 图源:网络
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来自澳大利亚18岁的伊恩索普首次穿上了鲨鱼皮泳衣,连续打破了三项世界纪录,一举拿下了三枚金牌,这也使得鲨鱼皮泳衣名声大噪。
从那时起,许多游泳运动员便穿上了鲨鱼皮泳衣,掀起了一阵泳坛破纪录的狂潮,当然这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鲨鱼在水中游动的速度极快,最快可达近六十公里每小时。在电视上看见的鲨鱼表皮好像非常光滑,实际上并非如此,真正的鲨鱼皮是很粗糙的,表面布满了非常多细小的鳞片,这些细小的鳞片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导流片,让水流可以更快地从身体上流过,能够明显降低水的摩擦阻力,从而让鲨鱼在捕猎过程中能够游得更快。
受此启发,科学家在设计鲨鱼皮泳衣时,同样采用了这种结构,使得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可以减少3% ——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相差不大,但这往往能够决定一场比赛的成败,要知道一场游泳比赛能有0.01秒的进步,运动员都要在背后付出巨大的努力。
因为鲨鱼皮泳衣在泳坛的惊人表现,人们的比赛重点好像开始不断跑偏,原本游泳比赛比的是体育运动员本身的实力,可是慢慢演变成一项科技比拼,Speedo在设计鲨鱼皮泳衣时,更是与美国航天局NASA开始合作,利用风洞来测试泳衣在流体中的性能表现,这种跑偏在一定程度逐渐开始破坏比赛的公平性。
鲨鱼皮泳衣虽然有助于帮助选手提高成绩,但是违背了游泳运动不借助外力的本质,所以2010年此类高科技泳衣已被国际泳联宣布永久禁止,炙手可热的鲨鱼皮泳衣也就此离开了历史舞台。
三、东京奥运会里还有这些“黑科技”
除了帮助运动员们在体育赛事中不断突破自身,取得更好的成绩,前沿科技同时也在不断支持着奥运赛场的其他工作。
吉祥物机器人
东京奥运会吉祥物Miraitowa和残奥会Someity
本次东京奥运会,日本选择了机器人的形象作为此次东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代表。据悉,机器人形象在2000多个东京奥运吉祥物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与三方面因素有关:
其一是近年来机器人发展不断加快,引发的智能化潮流受到越来越多人认可;
其二是日本在机器人产业拥有强大实力,可以展现国家自信;
其三则是机器人带来的科技理念正与奥运融合。
奥运吉祥物为机器人形象可以看出日本对于机器人的看重,彰显出机器人将是本届奥运的关键元素。日本在赛事还未召开前就向全球展示了要办一场机器人参与的奥运会的蓝图。2019年东京奥组委发布《东京奥运会机器人计划》,特意委托松下、丰田等公司生产一批机器人产品,投入奥运会日常运营。
此外,由于本次东京奥运会多次因为疫情进入紧急状态而延期,最终采取无观众形式举办,现场只能靠播放往届掌声来保证氛围。而在这种混乱又冷清的比赛盛事中,机器人的存在就显得格外重要。
Miraitowa机器人 图源:开眼视频
丰田把Miraitowa做成了实体机器人,能通过机载摄像头识别面部表情,并与对方互动。嵌入脚底的传感器能每 1/1000 秒发送一次信息以计算重心;关节上被 3D 打印材料覆盖,不再显得那么机械化;眼球可以与人类操作员的眼睛保持同步,保证了机器人与人们的眼神交流。
“机器人奥运村”
奥运村里的e-Palette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 图源:凤凰网
据《东京奥运会机器人计划》,机器人最先落地的场景就是奥运村。
东京奥运村堪称“机器人村”,其中存在着日本机器人巨头们打造的各种设备产品,比如可以指路的机器人HSR、送水机器人DSR、能收集标枪和铅球的机器人FSR、能装载20名乘客往返奥运村和赛场的汽车机器人e-Palette,还有清扫、翻译、警卫、快递寄送各服务领域的机器人等等。其中部分导航机器人还加入了AI技术,会识别脸部表情,主动做出卖萌、击掌打招呼等小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东京奥运会是首届使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奥运会。自动驾驶车上配备了控制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软硬件。丰田推出的e-Palette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车在奥运村里奔跑,可以通过后台指挥中心就可以实时了解其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