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难发生后,英美两国不去第一时间问责,而是忙着歌功颂德。
在发生海难时,真实的情况是在救生船里,获救的不仅包括妇孺,还有头等舱的男乘客,他们占了一半的数量。
可是媒体报道时却采用了春秋笔法,将“妇孺获救” 加入了标题,营造出一种头等舱的绅士把求生的机会让给妇孺的假象。
当700多名幸存者到达纽约港口时,他们被迫签署了一份保密协议,要求不能和媒体吐露半个字,并且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封口费。
而在救生船靠岸仅仅2个半小时后,美国喉舌《纽约时报》就发表了一篇报道文章。
这篇文章没有去问责,而是讲述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有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船长,有沉船时还在用生命演奏的小提琴乐队,还有临危不乱的男乘客。
看完这篇报道,读者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好man哦,好浪漫哦,好行为艺术哦!
在事件结束后,美国政府发起了为死去的男子建造纪念碑的募捐活动。
你看看,本来是因为船员的玩忽职守导致的天灾人祸,经过美国的危机公关,变成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而那1517人的冤魂只能永远沉睡在大西洋冰冷的海底了。
英美导演了一出好戏,把悲剧变喜剧,把小丑变英雄。
我们知道,一出精彩的戏是需要反派来衬托主角的。
这个反派,不能是英国人,也不能是美国人,只能是中国人。
那艘船上有8个中国人,海难发生后,2个中国人丧生,6人获救,其中Fang Lang是最后一个获救的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