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上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正是家住虹口山阴路145弄6号的曾联松。怀着对新中国的热切期待,他的样稿从约3000份投稿中脱颖而出,经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那么,在这份幸运的背后,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设计五星红旗始末
记者查询史料发现,1991年10月1日,曾联松曾在《新民晚报》“夜光杯”上亲自撰写了一篇题为《我设计五星红旗》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自己设计五星红旗的始末——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我正在地下党领导的秘密经济新闻据点“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任务是为党中央提供国统区经济情报。7月14日,我偶于报端见到新政协筹备会刊登的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的启事,细读之下,倍受鼓舞。我接连几夜难以成眠,辗转反侧苦思着设计方案。
启事对国旗图案的设计提出四点要求:1、中国特征(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2、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3、形式为长方形,长阔3与2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4、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