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杜牧写了《山行》一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登上远远的深秋山头,上山的石子路蜿蜒曲折,在山巅白云缭绕升腾的地方有居住的人家。停下马车,喜爱这枫林的晚秋景色,霜染的枫叶红过二月的鲜花。全诗写的秋色,并无秋字,就凭借了霜叶胜花就流传了千古,一个远,一个寒,一个斜,一个深,就将山的意境和特点勾勒了出来。这样的背景,作者只是好似只是平淡地叙述,真实地描写,却突然停下马车,诗中还直接用了一个爱字,前面两句是枫林晚景的铺垫,再引出热烈红艳的霜叶,胜过了二月盛开的春花!全诗浑然一体,戛然而止,止于诗人心目中最美好的景色!
这是以前对这首诗的感触,而今我却有不同的体会!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是《山行》,注重的是山,一行一停,都在山中,行走在山间,石子路曲曲折折,山高路远,在山头云雾迷蒙的深处,有几户人家!虽然是登山行走,目光却有停留关注,说的是山,讲的山上的路,山头的云,山巅的景!夕阳晚照之下,经过了一片枫林,这里让人喜爱,枫叶红过了二月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