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人物画面,登幽州台歌的人物经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0 03:45:53

《登幽州台歌》知识点

原文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独自登上幽州台,回头看过去,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不复可见;放眼看未来,后世礼贤下士的明君也无缘相见。再看当世,贤明君主又在哪里呢?我真是生不逢时啊。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自己却孤单渺小,我不禁独自忧伤,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裳!

登幽州台歌人物画面,登幽州台歌的人物经历(1)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了解即可)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划分节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人物画面,登幽州台歌的人物经历(2)

1主题

此诗作者登楼远眺,吊古伤今,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孤独悲凉和寂寞苦闷。

2艺术特色

诗歌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

⑴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来打动人。

⑵从内容上说,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凌空一笔,使抒情主人公——诗人慷慨悲壮的自我形象站到了画面的主位上,画面顿时神韵飞动,光彩照人。

从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登幽州台歌人物画面,登幽州台歌的人物经历(3)

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句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句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比较舒徐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

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作者形象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人物形象《登幽州台歌》的基调是慷慨悲凉;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语言风格是沉郁悲壮。

登幽州台歌人物画面,登幽州台歌的人物经历(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