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去年初,即便疫情防控形势仍然紧张,滁州党政主要领导仍在两个月内四次到访南京对接合作事宜。
逆袭的“黑马”不仅颠覆了人们对滁州的既有印象,也打破了安徽多年来相对稳固的经济格局。
不仅是滁州,观察南京都市圈的其他三个安徽成员不难发现,它们都已在不同领域的跨省融合发展中尝到了甜头。
“从历史上来看,区域边界的城市往往不是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但当融合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区域的边界也被打破了。此时,边界城市往往能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军。”在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看来,安徽东部这四个毗邻南京的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融合程度也将逐步提高。
南京都市圈内的江苏城市也感受到了同城化带来的红利。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获批,宁镇扬一体化也进入加速期,三地正合力解答好1 1 1>3的不等式。
过去一年,镇江抛开“东张西望”的纠结,以产业对接为先导,城际合作为纽带,主动拥抱宁镇扬一体化,融入南京都市圈发展。呼应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沿G312国道布局创新产业转化带。据镇江市发改委透露,宁镇两市已初步计划在G312产业创新走廊上,打造“宁镇一体化产业合作示范区”。
同城化当然也离不开交通的助推。近年来,扬州也在综合交通上加快推进一体化,继宁启复线动车通车后,连淮扬镇铁路也建成通车,扬州实现了高速铁路直接跨江,进一步缩短了与南京的时空距离。
长三角离世界级城市群还有多远?
南京都市圈是组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次区域,但相较于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有待增强。
国家发改委复函明确,南京都市圈将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助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为服务全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作出更大贡献。南京都市圈要接续带动皖江经济带和淮河经济带发展,促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协同联动,形成跨省级行政区区域治理新模式,为我国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彼此成就,命运与共。此前,都市圈跨省协调并无现成的案例。而南京都市圈通过20年的实践,成为了促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协同联动的生动案例。借助与安徽四市以及与合肥都市圈的互动,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切实提升了南京在江苏全省的“首位度”。
城市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陈雯看来,以都市圈为载体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让发展从单个极点形成一片高原,是最重要的目的。
“南京都市圈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长三角范围内,上海的辐射也需要通过南京传导给合肥。”陈雯认为,要成长为真正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需要进一步创新和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地区间发展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