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风俗习惯30字,景颇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0 16:57:11

正常情况下新米节会在历八月龙日举行,在新米节当天,景颇族人会将新收割的稻米放在“鬼门”旁。然后将打出的稻谷炒干舂成米,最后将新米和旧米混合在一起煮饭。实际上这种做法的主要寓意,就是旧米未吃完新米又来到。

在煮饭的时候还要在锅盖上摆12-12个稻穗,煮好饭之后人们还会一边吃饭,一边通过唱山歌的方式去歌颂稻谷的来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粒粒皆辛苦”, 只有珍惜粮食才能丰衣足食。

4. 目瑙纵歌节

景颇族目瑙纵歌节非常有特色,按照汉族解释就是跳舞。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都会举办“目瑙纵歌节”,正常情况下这个节日的时间2-6天不等。之所以被称为“目瑙纵歌节”,主要原因就是在举办这个节日时,会在场地中央树立四根目瑙柱。

景颇族风俗习惯30字,景颇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13)

而且每一根柱子上面,都绘有极富象征意义的各式图案,而且还会交叉两把长刀和宝剑。在“目瑙纵歌节”开始之后,景颇族人会纵情跳着“目瑙”舞。笔者认为这种舞蹈其实也源于,景颇族先民时期的祭祀活动。

因为按照景颇族的历史规定来看,只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舞”。相传太阳王在举行“目瑙”庆典的时候,曾邀请鸟类前去参加这次省会。其中就有被景颇族视为神鸟的孔雀,当孔雀翩翩起舞时被景颇族先人看见了,于是“目瑙舞”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

“目瑙纵歌节” 在解放之前,一直都是景颇族富人的游戏。老百姓根本没有机会参加这种隆重的节日,但是在解放之后由于实行了民族平等政策。所以景颇族内部再也没有等级之分,每一个紧迫族人都可以参加“目瑙纵歌节”。

景颇族风俗习惯30字,景颇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14)

结 语

景颇族作为古氐羌族群后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氐羌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而且时至今日也有很多古老的民俗文化,在景颇族内部不断重复上演。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景颇族的历史起源以极特色习俗。

不仅应该继续保留和发扬下去,而且还应该将其系统化和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景颇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虽然现在社会中的景颇族年轻人,正在逐渐淡化本民族的习俗文化,但是在老一辈的熏陶之下,正在逐渐重拾景颇族的习俗魅力。

笔者认为虽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民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甚至有一些比较久远的古老民族,在融入现代社会之后会不知所措,而且还很容易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冲淡。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民族发展规律,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族多样性。

【参考文献】

李明《云南景颇族的体质特征》

雄堃鑫《景颇族伦理思想述论》

徐悉艰《景颇族语言简志:载瓦语》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