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朱丹阳
苏东坡立下“三塔基”
如今的三潭
是明代钱塘县令杨万里建的
一年年陪杭州人赏过中秋月的三潭,是怎么来的?
这要从900多年前,“老市长”苏东坡来杭州说起。
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那时的西湖,已半葑田,碰上大旱,湖水干涸;赶上大雨,又没法贮水,泛滥成灾,所以“农民栖于丘墓,舟楫行于市井”,饱受旱涝之苦。
“老市长”拍板,西湖要疏浚,还要立塔。
据《淳祐临安志》,1090年苏东坡上了份奏状,奏了四件事,第一件就是“于今来新开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为界,应石塔以内水面不得请射,及侵占种植。”
疏浚动工,先用葑草、淤泥,筑了苏堤,给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又在苏堤旁边,西湖中心水深处,一字型排开,建了三座瓶形石塔,南、中、北塔,后人称为“三塔基”。
虽然那时的三塔,并不是如今的位置,但可以说它们是“三潭印月”的“鼻祖”。
《西湖志》中有记载,说“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于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
苏东坡建塔,本意是为了疏浚,没想到三塔建好后,西湖烟水渺渺,三塔亭亭,反倒成了美景。
【南宋】叶肖岩 《西湖十景圖》三潭
到了明代,大约1488-1505年间,三塔都被毁了。之后,它几次重建几次又毁,一直到了万历年间,迎来曙光。
1607年,明代钱塘县令聂心汤,在老三塔中的南塔原址,筑湖中之湖,为放生池,前身是水心保宁寺、湖心寺的小瀛洲,有了雏形。岛上还建堂曰“德生”,令僧人看守,禁止渔人越界捕鱼。
1611年,明代钱塘县令杨万里(不是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那个南宋诗人杨万里),在放生池外筑堤,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小瀛洲自此形成。
小瀛洲修好了,杨万里在小瀛洲南面,仿照旧迹,又造了三座小石塔,谓之三潭,在清代康乾年间(17-18世纪)曾重点维修,之后一直留到了现在。
三潭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每个石塔之间的距离都是62米
几百年下来,积木一样搭起来的三潭,至今稳当当地立在西湖里,陈冕说,当时杨万里主持建塔的时候,不光讲究美学、造景,力学肯定也是有研究的。
西湖里狂风不多,巨浪是有的,尤其是台风天的时候,一个浪猛打过来,岸边的石板都有掀掉过!
但是,湖中央的三潭就是稳当当,立在水里,不像陆地上,最怕狂风巨浪,风平浪静。陈冕说,“古人智慧,真是不得不佩服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潭,都是露出水面的上半部分,藏在水下的,还有小石块、松木桩,都是从明代一直用到现在的。
水下的松木桩,就是把松木一根一根打下水里,十几根松木组成一个梅花桩,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使用比较多的打桩方式。之所以选用松木,是因为松木具有耐湿的特性,古话有“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放半年。”
为了让木桩更牢固,每根松木之间再投入石块等填充物;然后再在松桩上面修建平整的石板,把石塔一层一层盖上去。
明代时打下的松木桩,至今都好好地竖在西湖淤泥里,可能就在松木桩的周围,淤泥里还有很多它的小伙伴,比如河蚬、日本沙蚕、水丝蚓、水蛭、摇蚊幼虫等等,大家和谐共存。
制图 高薇
三个石塔搭好,是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石塔之间的距离都是62米,而石塔距离小瀛洲也是62米。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杭州人都会有些疑惑的数字?
这个在文献记载里是找不到的,只能推测,一种说法是当时修建石塔作为一种佛教景观,等高等边的构造显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还有一种说法,从古代度量单位入手。古代不用米为单位,而是以丈、尺、寸、分等为单位。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按照明代尺寸,62米刚好是当时的20丈。
所以说,当初设计三潭印月时,三塔之间的距离,很可能是被定为“20丈”,而不是62米。
2013年三潭被撞后
保护再升级
杭州人可能都记得,2013年7月29日晚上10点多,三潭印月的南塔被一艘游船撞倒,塔体大部分落入水中。
2013年7月30日清晨,乘坐手划船靠近修复的石塔,很明显,石塔是歪的,工作人员还在放警戒线。摄影 韩丹
心痛之后,对三潭的保护就再次升级了。
按“国宝”的标准,在三塔周边60米,增设了防护栏。防护栏和湖面持平,游客从湖面上看过去看不到,不会影响美观。防护栏上,还装上了安全警示灯,晚上提醒游船,注意距离。
水下还装了防浪涌网。陈冕说,古时候,西湖里的游船都是手工划船,激起的浪很小。现在,西湖里电瓶船多,船开过,激起的水浪大,石塔也会受冲击。水下防浪涌网,可以减缓水浪对塔基的冲刷,进一步降低人为因素对石塔的威胁。
另外,现在,每半年还要给三塔做一次全面“体检”,看塔有没有倾斜、位移等,目前来看,三塔的状态都很稳定。
还有就是清洗。
三塔用的石材都是严州青。这种石材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鲜艳,不易风化,是杭州园林中用得最多的。
可是,因为石塔多年裸露在湖面上,受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塔身会长地衣、苔藓等衍生物,看上去有点脏脏的。鸟屎也不少,西湖里鸬鹚很多,经常到三塔尖上落个脚,三塔上好多鸟屎都是它们留下的。
为了让三潭干干净净的,每个月,工作人员都会划上小船,去给三潭“洗澡”。
康熙题了“三潭印月”
李卫重建小瀛洲
湖滨管理处讲解员郎晓珊,负责带队讲解小瀛洲,每年起码跑百来趟。她说,上了岛,好多客人都会问——
这就是三潭印月?怎么感觉没有传说中那么美?
就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三潭印月。
最初,苏东坡建塔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到后来会成为赏月胜地,尤其是,让南宋画家陈清波,一眼心动,画了一幅月光下的三潭。
在《方舆胜览》里有记载,说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最奇者有十,其中就有“三潭印月”一景,这画家,就是陈清波。
康熙、乾隆,就不用说了,祖孙俩前后脚来,康熙题了石碑“三潭印月”,夸这里美得不像话,算是御定景名,御碑现在还在呢。
雍正年间,李卫来杭州当官,他不光看风景,还主持重建小瀛洲,也就是那个时候,在小瀛洲上种下了一大片木芙蓉,从此有了“鱼沼秋蓉”的“西湖十八景”,让大家晚上赏月,白天看锦鲤啄粉花。
到了清末,和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是兵部尚书、水师提督的彭玉麟,恋上外婆的养女,上演了一场“梅姑之恋”。梅姑死后,他哪都不去,跑到小瀛洲上建了别业“退省庵”,在这里种梅、画梅、赏月,自称“西湖林处士”。
失意的康有为,来看了三潭印月,挥笔写下“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霸业销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山青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
1954年,*来看了,连夸“佳作,可惜心情太灰暗”,给改了几个字,“阅”改“历”,“更”改“欲”,又去掉了“览沿堤老树、十顷荷花”和“当朝晖暮霭,春煦秋阴”两句。
1927年,徐志摩与陆小曼厮守在一起,他们到三潭印月,走九曲桥,吃藕粉,还冒雨到白云庵月老祠求签呢。
普通杭州人
对三潭印月的集体记忆
而对于普通杭州人来说,对三潭印月,也是有着集体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