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背后真实的历史,攀登者背后人物的真实历史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7 09:10:29

在这二十多年里,登珠峰的信念在他的脑海中一直没有动摇过。他一直坚持训练,不仅参加了各种残疾人运动会,还去登了海拔6000多米的玉珠峰和7000多米的慕仕塔格。

终于在2016年,夏伯渝又来到了当年下撤的海拔8700米的地方。但在离珠峰不到100米时,突然遇到了暴风雪。

“我当时想不顾一切往前冲,哪怕我下不来也要登顶。但我心里清楚,我的队伍里还有其他人,我不能为了自己罔顾他人的生命。”

当时,夏伯渝又一次做出了人生中最艰难的选择——下撤。

登顶的希望破灭,往下撤的时候,他的体能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连时间都仿佛变慢了。

当他回到大本营,有人对他说:“在你登山的这几天,有6个人死于这个高度。”听到这些,夏伯渝又觉得自己作出这个决定是幸运的。

攀登者背后真实的历史,攀登者背后人物的真实历史故事(9)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夏伯渝与自己达成了和解。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2018年,夏伯渝最后一次向珠峰发起了冲击。

他没有双脚的知觉,不能感受地面和山体的坑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义肢的踝关节设计了调整角度的部件,但不实用,上山只能用脚尖,下山只能用脚跟。假肢与地面接触面积小,不但容易打滑,也让小腿和假肢接触的部分承受更大压力。

有时雪太厚,一脚踩下去,假肢拔不出来;有时坡太陡,五六十度的大冰坡,脚下稍一泄力,就会滑下去;有时路太窄,二三十厘米宽,一步踩错,就要坠入深渊。前往8400米的C5营地时,短短20米的路,既窄又斜,夏伯渝走了半小时。

攀登了7天,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4日10时41分,夏伯渝终于实现了毕生梦想。惦记了43年的珠穆朗玛峰,他站上去了。那一年,他69岁。

攀登者背后真实的历史,攀登者背后人物的真实历史故事(10)

当梦中的景象出现在自己面前,当几十年的坚持换来了美好的结果,夏伯渝的脑海中兴奋到一片空白:

几十年来,珠峰没有变化,山就在那;几十年来,夏伯渝的身体虽然变老,但好胜的心也没有变化。

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夏伯渝的口气中多了几分淡然:

“登上珠峰,其实没有什么可激动的。这就是我应该得到的,早就该实现了。”

“站在山顶上,我什么都没看见。”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