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
原地不动,视线始终看着鬼,那就是等死。
视线移开,寻找出口,还有一线生机。
主角选择后者。
于是,我们也只能跟随她的视线,把光源移开……
动图

视线来回移动的时候,Sir没有一秒敢松懈,Sir忍不住跟主角一起害怕——
旁边还有吗?
它会突然跑到身边吗?
好像连自己也置身于这无边的黑暗空间。
这就是恐怖片惯用的视角局限。
因为受限,你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浮冰,而水面下的冰山有多震撼,你自可想象。
大脑,才是触发终极恐怖的器官。
所以,Sir实名反对那些认为《昆池岩》前半个小时过分冗长的说法,你仔细想想,不论是一开始玩的小游戏,空中接番茄(乒乓的另一个意象),高台跳水,乃至那条挂在树丫上的白内裤,最后,是不是都一一呼应了。

命运的注脚啊。
那为什么依然有人会认为《昆池岩》不恐怖。
Sir以为,也许他们一开始就屏蔽,或者主动选择不走进它的真实感。
这不是一部细思恐极的恐怖片。
如泰国恐怖片《鬼影》(2004年),讲男主被前女友化成的鬼魂纠缠。
从头恐怖到脚:97分钟,从疑神疑鬼、确认有鬼到到处揪鬼,处处寻鬼而不得。当他彻底崩溃,我们才发现魔鬼在细节。比如男主体重飙到120公斤,身形却和往常一样瘦小;比如男主脖子已经疼了很久……
原来——
动图

这是神反转的典型。
因为片尾这一幕,之前的铺垫都有了细细咀嚼的空间,越想越寒。
《昆池岩》本身当然有很多可以深挖的地方。
原型是真的:
世界七大最毛骨悚然场所,昆池岩精神病院荣登榜首。
事件也是真的:
这座医院原来是日占时期的乱葬岗,后改建为精神病院(也说是,国家秘密刑讯场所),营业18年后,42名病患(疑似)集体被院长*害,院长也下落不明……1996年精神病院正式关闭,荒废至今。
但这些宝贵的现实素材仅被处理成背景科普。
曾被举国表彰的精神病院院长朴英爱经历了什么?42名“病患”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政治犯、间谍?那集体死亡是自*还是处决?有没有可能,这是另一起《世越号》惨案?
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