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提供丨贾琼
2023
Happy Lantern Festival
芷溪花灯
芷溪花灯是福建省客家古村落芷溪的一大特色,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传,芷溪花灯是由清康熙年间在苏州做官的杨燕山从苏州传入,逐渐由小变大,从少到多。芷溪花灯保留了古苏州的花灯特色,以宫灯为主灯,外围配上花篮、纱灯、牡丹灯、鳖鱼灯,画上字画或装饰罗汉、古装人物等,用特制玻璃杯装好蒸过的茶油、花生油和煮晒精选的灯芯点灯,形成“纸做灯、油点灯、纸包火”的特色。
花灯上半部由六盏鳌鱼灯(龙生九子,鳌占头)、六盏凤鸾灯(凤冠上镶戴着各色绒球)和六盏小宫灯构成。下半部以六角宫灯为主,配置莲花灯、牡丹灯等。五盏为一联,共十二联,六十盏。最底部为金丝裙摆,莲花轻移间摇曳生姿,雍容华贵。花灯的内里又分上下两层走马灯。走马灯上绘有亭榭楼台戏文典故,花鸟鱼虫木偶佳人。花灯点燃之后,走马灯会随之转动,异常绚丽。
花灯整体以竹篾为骨架,裱糊通草纸,内置晶莹剔透琉璃杯。一个花灯的制作涉及涵盖了雕刻印刷、绘画剪纸、金属塑作、纺染漆艺、服饰制作、竹木器编织扎制等传统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