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所讲的《动物赛跑大会》毕竟只是虚构的传说故事,更适合讲给学龄前的孩子听,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想象力。
可对于上了学的孩子,只讲传说故事就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了。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来学习生肖背后的知识,让有趣的传统文化丰富我们的鼠年春节。
1.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到底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考证,只知道在先秦时,比较完整的生肖体系就已经存在了。
东汉时,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写明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比如“子亦水也,其禽鼠也”,说的就是鼠与十二地支中的“子”相配。
2.十二生肖与十二干支
古人习惯使用“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有十个符号,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符号,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每一年伊始,人们会从“十天干”中取一个字放在前面,再从“十二地支”中取一个字摆在后面,就构成了一对“干支”,如此顺序相配,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
2020年的天干是“庚”,地支为“子”,所以就是庚子年,而“子”对应生肖鼠,所以才会被称为“庚子鼠年”。
3.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
地支除了能够纪年以外,还能用来记录时间,古人把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做一个时辰,分别对应一个地支。
比如深夜23点~凌晨1点,被称为“子时”,也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
由于这时候夜深人静,小老鼠常常会从鼠洞中溜出来,偷偷摸摸地寻找食物,所以这个时段便和生肖鼠对应,也叫“子鼠”。
同样,因为老黄牛习惯吃夜草,农民伯伯常常会在丑时(凌晨1点~3点)挑灯喂牛,所以这个时段便和生肖牛对应,也叫“丑牛”。
爸爸妈妈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由来,相信一定会让孩子觉得非常有趣。
《十二属诗》
南朝•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