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7-30 07:01:56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1)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上元节,上元节起源于西汉,到了唐代已经非常热闹了。

最有名的描写上元节的诗是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是武则天后期的宰相,他九岁就能写诗,二十岁中进士。武则天重用人才,喜欢选拔有才华的人做宰相,苏味道就是其中之一,他做过7年宰相。

苏味道在任时,处事谨慎,做事犹豫不决,他有一句名言: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必贻咎谴,常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苏味道处事不明确表态,怕判断错误,遭到陷害,所以宁愿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

他因为阿附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中,唐中宗时期,被贬为郿州刺史。他与杜审言、崔融、李峤并称为“文章四友”。他的后人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三苏:苏洵、苏轼、苏澈。

苏味道的这首《正月十五夜》,描写了唐代时期的上元节的繁荣情景。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2)

唐代的上元节并不像今天这样要吃元宵,吃元宵是宋代以后才开始的。唐代时期的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两个特点,一是放花灯,二是不禁夜。上元节是古代百姓的狂欢节。

我们来看这首《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和,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3)

火树银花和,星桥铁锁开。

火树就是树像火一样明亮,银花是指从远处看,灯像银色的花一样。元宵节这天,在皇城的树上要挂满灯,在夜晚的星空下,月光和灯光融合在一起,绚丽多彩,让人流连忘返。

古代人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是说太阳出来就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指的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古人照明全靠月亮,没有月光就看不见。古人不能点蜡烛吗?在古代蜡烛很贵,普通百姓家点不起,不是说像现在开灯一样简单。

而到了上元节,为了庆祝节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点灯,这就非常热闹了。星桥是当时洛阳城中最重要的一座桥。桥的北面是皇城,南面是百姓居住区。在平时,桥上的铁锁是锁住的,不允许人员随意流动。

到了上元节这一天,星桥上的铁锁要打开,因为皇城里的文武百官、后宫佳丽都要出来,要与民同乐赏花灯,普天同庆欢乐的节日。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4)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街上的年轻男子骑着骏马向远处奔去,在灯光的照耀下,看见一团团尘土在马尾后面卷起又消失。月光照耀在骑马人的身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一直跟随。

这两句诗由近及远,先写眼前的骑马人,再写远处天上的月亮,这些都是诗人眼中的景象,有年轻男子,有骏马,有明月,有人群。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游伎是指歌女,秾李意思是繁茂的李华,行歌是指边走边唱,落梅是唐朝的一首流行乐曲。街上的歌女像花一样艳丽,她们边走边唱《落梅》曲,好不热闹!

这两句诗是诗人眼中的狂欢情景,可以想象,歌女们载歌载舞地庆祝节日,街上游人的热情高涨,把节日的欢乐推向了高潮。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5)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是指金吾卫,是唐代的官府侍卫,在古代一到晚上,皇城戒严,侍卫要巡夜。百姓只有呆在家里,不能随意出门,街上都冷冷清清的。但是,到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金吾卫是不禁夜的,百姓可以纵情欢乐。

既然不禁夜,大家可以纵情欢乐,但是诗人马上话题一转“玉漏莫相催”,玉漏在催促人们时间要到了。

玉漏是用玉制作的滴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玉漏在一滴一滴往下滴,时间在悄悄的流走。这样美好的夜晚马上就要过去了!

诗人在感叹,纵情欢乐的时刻即将过去,从狂欢到平常,从今天到明天,从青春到白发,时间的流失是自然规律,这就是人生的常态。

上元节有什么特点,上元节有什么寓意(6)

所以,诗人敏锐地感觉到面对自然规律,人是无能为力的,随之而来的是淡淡的惆怅。

这首《正月十五夜》描写了上元节的繁荣景象,诗人苏味道从绚丽多彩的场面开头,到最后自己的内心感受结束,描写得生动、细腻,极富感染力。

这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采用双句押韵,二、四、六、八句末尾的开、来、梅、催押韵,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虽然诗人已经远离我们上千年,但是他留下的这首诗,让我们了解到唐代真的可以称之为“大唐盛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