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学者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李绂《秋山论文》中更是将文章结尾看作灵魂所在,文章精神全在结尾,可见文章的结尾多么重要。
关于结尾,元人乔梦符有“豹尾”之说;明朝谢榛则说:“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对文章结尾提出了明确要求,到底怎么样才能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们不妨从近几年的中考满分作文中选取几例加以说明。
自然法结尾 文章的自然法结尾,就是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到一定程度结束全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例如:2017年浙江台州一考生满分作文《那一道光芒》结尾写道:“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捧着奖杯,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当我们知道兼词、知道踏实、知道努力时,一道光芒便会照亮我们的人生。” 写自己成功之后的感悟,照应标题,顺势而发,揭示文章主旨。
2017年山东潍坊一考生满分作文《不可骄,不可馁》结尾写道:‘辞了吴叔,吴仁走向苍茫田野,风涛乍起,落雨成烟,吴仁心念:‘顺风助我,仍要清醒;逆风阻我,我志犹坚。’昂首只身入雨幕,一任东西南北风。” 顺着文章的脉络,顺势而写,自然结尾,又点明主题。
点睛法结尾 这种结尾常常照应题目、开头或中间部分的内容,用精炼的语言把主题加以点明或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2017年上海一考生的满分佳作《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结尾是这样写的:“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就这样,静待小苗发芽;就这样,期待梦想开花。” 结尾处再次点题,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内涵。
2017年浙江宁波一考生中考满分佳作《往后一小步》结尾这样写道:“也许三流棋手就差这一着吧,往后一步,才能拥有整个世界;一味向前,最后只能面对万丈深渊。” 再次强调了“退后一步”的意义,既照应了题目,又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悬念法结尾 即文章结尾不向读者交代事情的结果,而是提出疑问,留下悬念,启发思考,令人回味无穷。2017年浙江杭州一考生满分佳作《本来我可以快乐一生的》结尾写道:“作为一个雪莲般的女子,本来我可以快乐一生,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清贫生活……” 呼应开头,直接点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悬念。
2017年江苏镇江一考生满分佳作《偏偏是它》结尾是这样写的:“凉雨沾,米润白,炉中正沸,品一缕粥香……” 以“偏偏”和“平淡的白粥”,再次点题,余音袅袅。
视觉法结尾 以眼睛看到的作为结尾,作用于读者的视觉,把所写的人、事、物、景、情、理经过“扫描”,告一段落,就这样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17江苏苏州一考生满分佳作《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结尾是这样写的:“微风吹过,吹走了我这些天的疲惫。四月里,阳光正好,春暖花开,大地铺满绿色,我抖擞抖擞精神,决定重新踏上属于我的征途! 以自己所看到景象如实描绘,作为文章的结尾,既浑然天成,又凸显主旨。
2017年重庆一考生的中考佳作《我,不只属于我》结尾写道:“时间过得真快,到该交卷的时候了。我抬头望了望窗外明朗的天,心中也畅快了许多。想想以后的路,还是很兴奋的。因为,在这路上,我,不只属于我,我还要与这多彩的世界亲密的磨合与相拥。” 结尾处以自己眼前景物作结,情感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并回扣了主题,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引用法结尾 即引用名言、警句、诗词、谚语等结尾,言简意赅,极具说服力。例如2017北京一考生满分佳作《凡事贵在真》结尾写道:“苏轼有言:‘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只过分追求虚名或华丽的形式了,凡事贵在真,我们真的需要认真反思与改正自己如今的行为了。” 以名言作结,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扣合主题。
2017年沈阳一考生满分佳作《家与国》结尾写道:“古人说:‘欲安其家,必先安国。’意思是,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首先让国家安定。这就是家国情怀,这就是家国相辅相成的关系。……” 引用古人的话,更加深化了主题,也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作文的题材、主题千千万,结尾更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好的结尾,总是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把结尾写好了,作文自然也就容易得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