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97年距离香港回归没有几个月的时候,却突然病倒继而离世,让*的这个心愿成为了遗憾。
其实*的身体素质很好,完全没有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或者前列腺疾病,年纪九十多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每天早上出门散步,锻炼身体。
之后每天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与爱人和孩子相处,就是读书和看报纸。不用再处理政务的他可以看看《资治通鉴》和《聊斋》之类的闲书,每天如此。
对他来说,这是是最好的、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
只是*的神经系统出现了问题,开始还好,等到时间久了年纪大了,病渐渐从日常饮食活动逐渐影响到了他的身体。
1996年12月12日早上起来,*只觉得呼吸短促无力,还伴随着不停地咳嗽,病情已经恶化得十分严重,只能送他去301医院治疗疗养。
转入医院疗养的*保持着自己的坚毅,陪护的医护人员说过,老人家的病情到了现在是十分的痛苦的,一般人都难以忍受,可是*的病房总是很安静,从来没有听见因为痛苦而发出过*。
那时候,*已经很少讲话,即便有人询问他是否有什么想说的,他只是淡淡地回答说,该说的都说了。
对于病痛,*从来没有屈服,而是做着自己的抗争,活下去是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只可惜......
离世的几天前,卓琳代替他向主席转告了嘱托: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把我的遗体解剖,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最后,把我的骨灰撒入大海。
*之所以要将骨灰撒在海里,据他的女儿邓楠回忆说,“在父亲最后的时间里,他一天天地数着香港回归的日子,却未能等到那一天,他嘱咐把骨灰洒向大海,随着波涛拥抱香港、澳门和台湾。”
*对于国家统一是执着的,他生前促成了香港回归,却未能见证这一天。当1984年正式签订《中英联合声明》后,*不止一次在面对他人时,提出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香港回归的时候,然后到香港走一走看一看。然而这个心愿却落空了,不过虽然他没有亲自到香港,但他的妻子卓琳以及子女们却代替他参加了香港回归仪式,算是完成了他的心愿。
香港回归 心愿了结香港回归前夕,中央方面特地邀请了卓琳一家人参加庆祝活动。
对于这个活动,卓琳一家尤为的重视,因为这就是老爷子最后的心愿,卓琳心里面只有一个念头,替老爷子完成这个心愿,不留遗憾。
原本晚年的卓琳,早已对自己的衣食住行不在乎,生活方面十分的朴素,而且年事已高的她连出门都不是很便利。但这次去香港,她不但让孩子们帮自己挑选衣服的颜色和款式,更是专人请了裁缝师傅做了好几套应对各种场合的不同服装。
到了回归仪式当晚,卓琳身着新装出席,她的座位被安排在第一排的中方政席上,她明白,此刻的她代表的是自己的丈夫,为香港回归做出重大贡献的*。
当时间即将来到7月1日凌晨的时候,在香港这片土地上伫立150多年的米字旗颓然落下,而象征着中国的鲜艳红旗冉冉升起。
卓琳郑重起立,行驶着注目礼,她的眼眸穿越了生死,她的心与爱人相连,等到红旗一节一节爬到顶点,等到英武的中国军人跨步交接......卓琳细细感受着此刻撑起她双脚的大地,在心中默默地的说,老爷子,我实现你的心愿了。
在第二天的庆祝大会上,当香港首位行政长官董建华向与会者们介绍这是邓公的妻子后,整个大厅的所有人都自发得鼓起了掌,为了那个在中国革命和新时代建设中立下丰功伟业,为了那位带他们回归祖国实现两岸的统一的已经逝去的老人家,献上由衷的自己的敬意和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