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体主义的强调,是不是说《夺冠》又是一部宣扬民族主义的电影呢?
征战大阪前,郎平与陈忠和买了杯咖啡。
郎平说:“苦。”
当然,可能有人觉得此处将象征西方的饮品咖啡,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符号,进行了划分。
对此,条姐的态度是:
你能说《夺冠》具有民族精神,但不能说它是绝对的民族主义。
对于集体主义的强调,也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加入了个体的选择。
电影以郎平的个人视角,引出这三次集体赛事——
1981年“中日大战”
2008年“中美大战”
2016年“中巴大战”
每场赛事的冲突各有不同,搭配不同赛事,剪辑节奏上各具风格,绝不是简单的纪实搬演。
同时,这一过程也见证了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的融汇。
下面,条姐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是1981年日本大阪,场外有两类空间描绘:
一个是坐在教练席的袁伟民,一个是挤在电视前观看比赛转播的中国观众。
袁伟民身处现场,也捏着一把汗,但毕竟是姑娘们的主场。
所以,镜头完全聚焦赛场英姿,以至于在呈现这一幕后掌舵者时,镜头给的是他的挂牌。
此外还有一个暗喻,即中国人何如通过这场比赛,伫立于世界。
中国观众挤在大礼堂,对着小小的屏幕,心紧绷着。
吉林的工厂,电视机下几个女孩玩闹着。大家看着女排的同时,也仿佛在注视这些孩子,传达出祖国未来希望的象征。
比赛结束后,女排姑娘们从向下的通道往上走。
暗示中国女排,甚至是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从此逆流而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这段话用来形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的郎平,再合适不过。
比赛时,郎平的表情较为镇静,可被隐藏的是内心的矛盾:
中国队输了,他们连骂都只是骂你。这句话与之前提到的民族主义问题相照应。
郎平作为美国教练,与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狭路相逢。
胜,于国有愧;败,职责不允。
在表现这一场比赛时,剪辑迅速而凛冽。
镜头也从之前聚焦于赛场,转向场下两方教练如何排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