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是哪四样分别叫什么,文房四宝包括哪几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7 02:50:17

文房四宝是哪四样分别叫什么,文房四宝包括哪几种(1)

“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毛笔的起源,很难考证。从前曾广泛流传“蒙恬造笔”的说法,许多人认为笔是秦国的大将蒙恬创造的。这种说法很不可靠。据专家研究,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花纹就是用毛笔描绘的,殷商时候甲骨上的文字,也有用毛笔书写的痕迹。在古代文献资料中,如《诗经·静女》篇中就有“贻我彤管”的句子,有人认为“彤管”就是一种红管的毛笔。更重要的是实物的发现,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的战国墓穴中,挖掘出一套写字工具,其中就有一支用上好兔箭毛制成的毛笔。可见,在秦以前,毛笔已经出现了,所谓“蒙恬造笔”,可能只是改进了毛笔的制造方法。

秦以后,毛笔的使用日益广泛,毛笔的制造也愈加精良。三国的韦诞、唐朝的铁头、北宋的诸葛高,都是制笔的能手。据《清一统志》记载:元代湖州笔工冯应科、陆文宝精于制笔,他们的制笔技术世代相传,不断发展,“湖笔”的称号闻名全国。至于湖笔究竟起源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在元代,也有人认为是在南北朝时创始的。如果后一种说法可靠的话,那么湖笔的历史至今便已有一千多年了。

墨的产生,由来已久。东汉和帝时曾做过兰台令史的李尤认为:墨、砚这两件东西与文字同始于黄帝时代。可是这种说法缺乏事实根据,难以令人相信。据《庄子》一*载:宋元君养了许多有名无实的画师,有一次宋元君召他们作画,这些人突然遇到考验,焦急万分,一个个挤眉眨眼,不知所措,只是在那里装模作样地“舐笔和墨”。这个故事表明,战国时候已经有墨,该是无疑问的了。

古代制墨的原料和方法非常简单,据说就是采取天然的矿物“石墨”稍稍加工而成。至于用松烟、油烟、漆烟和胶制成的墨,那是后来才出现的。三国时著名的书法家皇象谈到墨时,有“多胶黝黑”的话,而制笔能手韦诞所做的墨也很出名,有“一点似漆”的称誉,可见墨的质量在三国时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五代时,墨的制造获得进一步发展。据明朝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北方墨工奚廷珪和他的父亲奚超南迁,见到歙州地方松树很多,就定居下来制墨。由于他们不断地钻研、改进,所制的墨使用起来光泽如漆,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重视,奚超父子被封为墨官,并赐姓“李”。宋朝时,歙州改名徽州,制墨家潘谷所做的墨尤为精妙,“徽墨”这个名称也就开始流传下来了。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看,西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麻纸和絮纸。到了东汉中叶,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方法,纸的质量显著提高。东汉末年,左伯在这个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造,所做的纸更为精良,得到“妍妙辉光”的赞语。后来,造纸手工业在全国普遍发展起来,造纸技术不断提高,用以造纸的原料也愈来愈多,据宋朝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记载:四川用麻、福建用嫩竹、北方用桑皮、浙江用麦稻秆、江苏用茧、湖北用楮( chǔ),能做出各式各样的纸,适应不同的需要。最适合于书写、绘画的要算是“宣纸”了。宣纸产于泾县,泾县唐代属宣州管辖。

传说,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由于怀念师傅,很想造一种特别好的纸为师傅画像作纪念,但没有合适的原料,愿望始终不能实现。后来,他看见倒在山溪里的檀树,因年深日久,被水浸泡得发白,受到很大启发,于是想到利用檀树皮作纸,经过了多年的试验,终于获得成功。宣纸洁白、细密、柔韧,我国保存到现在的许多古代文献、书画很多就是用宣纸抄写、绘制的。

砚是研墨的工具。据《文房四谱》引伍缉之的《从征记》说,鲁国孔子庙中有一石砚,制作古朴,是孔子生前所用的东西。由此可见,秦以前已经有砚了。汉朝时,砚的制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徽太和县汉墓中发现了一些圆形石砚,其中就有一副砚制作得非常精美。整副的砚分盖、底两部分,砚盖外面隆起的提梁,雕出两条通体带鳞互相缠绕的长身兽;砚底鼎立的三足,刻着三组熊状的花纹;砚身披有各种美丽的纹饰。这不仅是一只合用的文房用品,而且还是一件很珍贵的艺术品。魏晋南北朝时候,制砚的材料非常广泛,除了一般的石砚以外,还有豪华的银砚和特制的铜砚、铁砚。

到唐代,砚的种类更多,尤其是用汉未央宫瓦和魏铜雀台瓦制成的瓦砚,以及用绛州(今山西新绛)汾河泥烧制的澄泥砚,特别名贵。宋朝时,石砚普遍流行起来,在各种石砚中,以端州(今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地方出产的“端砚”最为人称道。端砚在唐代已有制造,到宋朝始闻名全国。它的石质温润细腻,色泽凝重,纹彩典雅,一向被书画家们视为珍宝。古代有许多珍爱端砚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据记载,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有一次到宫中为宋徽宗写一御屏;写完,徽宗看了赞叹不已,米芾乘机请求徽宗将刚才用过的端砚赐给他,徽宗答应以后,他急忙把端砚揣在怀里,弄得满身墨汁淋漓,引得徽宗大笑不止。(宋生易惠中)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