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安慰做了错事的莱克马克。
还有是对于莫昂奇,前任学监如此评价他:“他少言寡语,有着天使一般的面容,魔鬼一般的躯体。”而马修老师并没有因此而轻易放弃他,在他被关禁闭的时候为了不让他的妈妈担心便说他去补牙了。当他发现了莫昂奇有着非同寻常的嗓子后,便努力培养他,并希望他可以里昂音乐学院去深造。在莫昂奇由于他妈妈的原因向他泼墨水后,他并没有勃然大怒,而是用了另一种方式让他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他取消了莫昂奇的独唱,让他体会到不被集体所容纳的感觉,然后在一个适当的机会,让他重新回到集体中来。在这种情况下,马修老师他读出了莫昂奇被宽恕后眼中的感激,他用这种方式教育了这个被称作“魔鬼一般”的孩子。
“他是好孩子,需要被了解,仅此而已”——马修先生
02教育方法:鼓励与肯定。他给予了没有父母的派皮诺父亲一般的关怀,他根据每个孩子的音质特征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看似简单,其实是给予了他们肯定,让这群少年在寒冷的冬天看到了希望,觉得春天不再遥远。
在上课之前马修老师让他们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以及想做的事,这群被老师称为“问题少年”的学生竟然出乎意料的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梦想,而每个人的梦想又都是那么美好,十分完美。从这一点中马修老师看到了学生的心声,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发现了这群学生的音乐天赋,他便重新开始创作,为这群孩子创作。在学校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位置,在这个冷冰冰的学校里响起了歌声,它就如同鸟儿一样报告着春天的来到。他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感觉到了生活的美好。
“天使脸蛋,魔鬼身躯”的莫昂奇
其实这群所谓的“问题少年”并不是无可救药,他们也很可怜,需要理解,但由于社会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标签,他们便自暴自弃。但正是马修老师的这份理解与信任使他们找到了方向,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力。莫昂奇他有着一副好嗓子,却一开始不愿唱歌,只是默默地在课后偷偷地唱歌,马修老师发现后首先强迫他加入合唱团,让他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他学习音乐的兴趣,有了学习音乐的动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
莫昂奇加入了合唱团。
《放牛班的春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明白“放牛班”的含义。对于从小就受着传统的教育的我们来说,那个监狱般的校园似乎离我们很远,杂乱的课堂,暴力的行为,凶狠的教师,还有被人们认为的问题学生。但我们却一直生活在监狱式的学校里,只是看似美好的目的美化了这禁锢的过程。其实我们和放牛班的孩子一样,我们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他们缺乏的是世人平等的目光。我们和他们最大的不同,是他们遇到了一个天使般的老师——马修,而我们带着学生时的梦想希望改变教育的现状,却仍前赴后继地成为几千万“刽子手”中的一员。
也许教育的意义在此——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精英,而是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爱与被爱的权利,享受被平等看待的权利。并不是马修老师的每个学生都成为了精英,但因为马修老师的出现为那群孩子带去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