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卡的内容文字,读书卡内容简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8 07:15:08

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阅读时感觉书写得很精彩,自己深受启发和触动,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几乎啥也想不起来了。

为了消除这个困惑,我尝试了“卡片读书法”。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印象深刻的内容时,就停下来,写一张知识卡片,然后再继续阅读。

从年初至今,九个多月的时间,我写的卡片超过了300张。

这个数字不太起眼,期间的经历却颇有些波折,曾有过新的困惑,也曾经想要放弃。在此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读书卡的内容文字,读书卡内容简短(1)

我最早开始写知识卡片,是在参加古典的共读会后,采用的也是他推荐的模板。每张卡片包括四部分内容:

(1)原文摘录:摘录书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段话。

(2)概念转述:把原文中涉及的概念用自己的话叙述一遍,这样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

(3)个人体验:这是为了日后能更好地提取知识。

(4)行动指引:写一下在什么场景下怎样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每写完一张卡片,我都会发到“知识星球”APP里,便于和共读会的同学分享和互相学习。

这样写了三个多月,我感觉有点坚持不下去、想放弃了,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感觉卡片格式太严格,有时不太适用。

比如,有的原文写得通俗易懂,就没必要再转述了;有时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似懂非懂,还写不出什么个人体验;有的知识了解即可,没必要强行和行动挂钩。

另一方面,知识卡片本是私人用的,写得怎样无所谓,但是要分享的话,就得考虑怎样写得体面一些。

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有时感觉写得挺别扭、挺勉强。

后来想,这样遵守规则,不是典型的“好学生”心理吗?不严格依照卡片格式,不再分享自己的卡片,又能有什么损失呢?

有了这种想法,后来再写卡片时,心里就轻松多了。

卡片写得多了以后,又一个困惑冒了出来,是有关标签的。

写完一张卡片后,为了便于日后查找,可以给它打上一个或者几个标签。

比如,题为“费曼学习法”的卡片,可以打上“学习”的标签。

我习惯给每张卡片打两个标签,其中一个是“文体”类,包括概念、方法、观点、金句等;另一个是“领域”类,比如可以包括学习、思维、情绪、注意力等。

让我困惑的是“领域”类标签,准备了一大堆,但用起来却发现,标签虽多,但设计得并不合理。

比如,有的卡片,找不到适合的标签;有的卡片,则是两个标签似乎都可以用。

犹豫再三后,我终于下了决心,对“领域”类标签动“大手术”,只留下“软件研发”、“个人发展”、“其它”这三个,以前的那一大堆都可以合并到这三个里面。

我想,至少在短时间内,不用再为选择标签而纠结了。

读书卡的内容文字,读书卡内容简短(2)

解决了写卡方式和标签分类这两个问题后,我有了一种“轻装上阵”的感觉,也更愿意把知识卡片继续写下去。

回顾整个过程,我有这样的感受:要把一件事情做好,除了要明白做的是什么,还要找到适当的做事方法。

写知识卡片是一件需要长期做的事,和毅力相比,适当的方法更重要,因为它能减少做事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