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的“独树成林”
整棵榕树占地约300平方米,这棵高大的榕树,当地人们赋予它的美称除了“倒生根”,还有“一树春秋”、“独树成林”。
称为“倒生根”一点儿也不奇怪,它就是由气生根从上到下,落地生根发芽,又生长成为了株株相连的树林。叫它“独树成林”,也不奇怪,因为像这样所有的树相连一体的景观,都会被称为“独木成林”。
叫它“一树春秋”则更具神韵。因为每到秋天来临时,生长在东边的三棵榕树,会结满金黄色、粉红色的榕树果,果期5-6月,届时会吸引众多鸟儿前来啄食,并在树上欢歌、栖息。
而生长在西边的两棵榕树,却是一派青枝绿叶的景象。这种在同一树上,同时呈现出春、秋两季的美妙景象实属罕见,所以就被称为“一树春秋”。
有人说,这些树生长的地理位置高约3、4米的土山丘上,由于它得天独厚的生长位置,使它有别样的景观视觉效果,看上去这片榕树园就像个置放高处的超大盆景。确实自有道理!
有人说它的文化底蕴与普洱茶马古道形成的马帮文化有关。传说很早以前,就有当地少数信佛的人士把这棵榕树奉为佛祖的化身,经常到树脚下敬香祈愿,求来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一些过往的马帮也会在这里歇脚栖息,马夫也会趁机静立在榕树根前,双手合一,祈求佛树保佑自己一路顺风或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普洱主题公园的榕树
因为这个景观就在市区里,后来形成了小公园,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常来休闲娱乐的地方,也成了外地游客会慕名前来参观打卡的地方。来的人都会仰望着高大宽广的绿冠,感受它的枝繁叶茂及生机盎然。
也可惜了它因为在城里,待周边发展需要时,把它生长的环境“保护”了起来,挖去了它周围的土壤对它进行了“划地为牢”的束缚,它失去了再去开疆拓土的拓展机会,也就没有在几百年后再发展壮大的可能了。
榕树的果实也是鸟类非常喜欢的食物,通过鸟类进行传播。
我们知道,在自然环境中一般树木靠风吹动播种种子,也利用动物吃掉自己的果实后,将种子传播到其它地方进行繁殖。
榕树由于种子细小脱粒困难,所以很难独立存活,只能靠鸟类帮助才得以繁殖。也幸亏榕树的种子不能随意在户外生根发芽,不然的话可能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相信,当大家知道了独木成林的景观,作为游客,在树下穿行而过犹如在森林中遨游后,就不再会认为独木难成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