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宝宝肠绞痛
我家宝宝是在快三个月的时候出现肠绞痛的,看着宝宝难受,哭得脸部涨红,怎么哄也哄好,那时候真的很崩溃!
据说,大概有10-20%的宝宝会有肠绞痛的症状,首发于2-4周左右,在宝宝出生4-6周后处于高峰期。
如果你发现宝宝在夜晚突发性的大哭大闹,脸部涨红,而且怎么安抚都不管用的话,一般属于肠绞痛。
家长应对方法:
当宝宝发生肠绞痛时,家长可以用以下这些办法缓解:
1.家长在保证双手温热的前提下,可以轻轻的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帮助宝宝排除肠道内的气体。
2.将一个小热水袋装上热水,外面包裹毛巾,隔着内衣放在宝宝腹部上,也能起到缓解肠绞痛的作用,但是体温不能过高,以免烫伤宝宝。
3.飞机抱,将宝宝面朝下趴在家长前臂上,头伏在臂弯处,这种姿势能让宝宝感觉到很舒服,能较快的缓解疼痛。
(3)宝宝便便了或者尿湿了
有家长喜欢给宝宝用尿布,用尿布有一个不好之处,宝宝在夜里尿湿了或者便便了,不舒服了就会哭闹。
小书虫妈妈建议:小月龄的宝宝,夜晚还是尽量用纸尿裤,毕竟睡觉对于宝宝来说更重要,睡得好身体才好,免疫力也高,个子也长得快。
(4)宝宝饿了
这种属于常规型的了,半夜宝宝饿了,也肯定马上会毫不客气地大哭大闹。
3个月龄到1周岁的宝宝
3个月以上的宝宝哭闹,妈妈需要细心的观察宝宝的周围环境,这时候宝宝的哭闹主要有3个原因。
(1)环境导致
过冷过热都会让宝宝不舒服,这时候宝宝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只能通过哭闹来解决。比如有的老人怕孩子冷,总是盖了很多层,孩子又不能动,只能被动接受,就会不舒服。
(2)身体不适的哭闹
身体不适会引起宝宝哭闹,比如宝宝长牙了出现牙龈不适,腹痛,背部瘙痒,都会导致孩子哭闹
(3)宝宝缺钙
如果孕期妈妈的钙质不足,宝宝出生后钙质不足,也是容易导致哭闹。儿科医生会建议,宝宝在出生14天后,就可吃维生素d滴剂的,防止佝偻病的发生,维生素d可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