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6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重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有八项说话训练的明确规定:说普通话,语言清晰、流畅,语句简洁、连贯,内容具体明确,条理清楚等。但“说”的能力却是现在很多学生的弱项,这极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他们或许因为自卑不敢说,或许因为表达能力差不愿说,或许因为怯于老师的威严而害怕说。总之,“说”在语文课上也就变得愈加艰难,我热切期待语文课上出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热闹景象。究竟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现在就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
自古以来,课堂在学生眼里都是神圣的、威严的,更有无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的约束,学生本就蹑手蹑足,生怕有所差池,哪敢随意搭话。加之举手半天,老师无暇顾及,又伤及自尊。偶尔幸运地被老师叫到问答,结果又与所谓标准答案相去甚远,被老师呵斥,同学取笑,更是狼狈至极。这样,他们大多宁可做旁观者,默然观之,绝不轻易主动开口。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多用赏识的眼光去表扬学生,尽量去挖掘学生表达上的亮点,避免批评和指责。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耐心地听,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针对学生表达的不当之处,老师要诚恳、委婉地指出,并帮助学生改正。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体验到表达的乐趣,品尝到进步的甘甜,还何愁学生没有自信,何愁学生不敢说、不会说、不乐说呢?
记得我在课堂上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是教学刘禹锡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我问:“诗中的‘病树’指谁?”开始,学生陷入沉思,继而有人窃窃私语。我看到一位学生犹豫地举起了手,便迅速叫到他的名字。他唯唯诺诺半天答道“这树一定长虫子了”,全班哄堂大笑。这位同学也一脸尴尬,随即低下了头。我也被这没来由的答案震住了。但我很快清醒过来,若稍有不慎,将严重地挫伤这位学生。于是我首先肯定他以控制住教室的笑声。我说:“这位同学没说错,树上生了虫子一定会生病,他很有生活常识。而且这生了虫子的树就会病得树叶枯萎,完全没有生机,就像个垂头丧气的人,无精打采。”于是教室里又有人说话,“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凄凉地,心情一定难过,就像病树一样。”我知道我不但完成了我的教学,我更很好地保护了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愿意说、敢说
口语训练的话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有兴趣说和有东西可说,难易适中的话题,这直接关系到口语教学能否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否产生浓厚的交际氛围。因此设计口语训练的话题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贴近学生的生活,采撷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话题设计的范围尽量要广泛、多样,具有选择性。学生针对此话题能打开自己的思维,调动起自身的“内驱力”,有话可说。如说说“最想读的书”“最想做的事 ”“最喜欢的人”“最想对父母说什么”等。想尽一切办法去打开他们的话匣子,让他们有说的*,有说的机会,有说的内容,有倾诉的对象。这样,他们也就会想说、愿说、敢说、能说。
三、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文章的阅读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解读文本,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学生的听话、说话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无不依赖于阅读素质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互动的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进行学习交往的过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为学生口语训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语文课本上的文章几乎篇篇均是经典,是规范的汉语语言。学生在阅读中,不但可以感受到这些优美的文字背后的美好情景,高尚情操,智慧的思想;更能明白什么是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规范性语言,以及什么是语言的逻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利用阅读教学来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口语词汇,模仿句式进行语言的迁移训练。如学了《听潮》一课中那潮声“如轻风拂过琴弦,似落花飘临水上”一句,学生既可以积累“拂过、飘临”这两个词和对偶、比喻两种修辞,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两个句子造句写一个别的情景。可以利用阅读来进行一些口语训练,像复述课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全班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师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还可延伸课文内容,进行口头作文等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有意识地拓展学生口语训练的空间,要尽力去寻找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契机,把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触觉延伸到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多向互动中实现阅读信息的充分沟通与广泛交流,从而实现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有机整合,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共同提高。
四、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的层次和方法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都是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正如王国维所说,学做诗有三种境界。培养说的能力也是要有个阶段性,要有计划、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要鼓励学生敢说,克服自己害怕的心理障碍,而不要去关注学生说得怎么样,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等学生敢说之后,再让学生做有准备地说,规范地说,有中心有逻辑地说,即想一想或者写一写再说,这样学生心里有底,也就愿意说了;或者由少到多,先从说一句话开始,慢慢增加学生说的时间和内容。等时间长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之后再让学生即兴发挥,现想现说、当场表达。如开展讨论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各抒己见,从中训练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表达的准确性。这样学生们不但敢说、愿说、而且能说、会说了。
五、坚持课前五分钟,给学生说的舞台
上课前,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讲话,给他们搭建一个舞台。讲话内容灵活,方法不拘。可借某事谈自己的看法,可向大家讲故事,说笑话。也可向大家介绍事物等可一个人讲,也可以让两个同学对话或辩论。记得刚开始时,一个个都是你推我,我推你,无人敢上。或者被排着次序上去后也是红着脸,结结巴巴,声音小得像蚊子。可是慢慢地,在老师的指点下,在同学们的鼓励和赞扬下,不断改进与提升。一年以后,孩子们变得争着上,期待讲话了,有时几个孩子一起上。话题也多样化起来,批评“迟到”现象啦,讽刺乱倒饭菜的人啦,称赞热心帮助他人,以及帮助同学解答疑难等。语言也流畅了,条理也清晰了,普通话也变标准了。我想,其效果岂止是提高了说话的能力。
总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很多,只要我们大家转变观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去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训练方法,那我们的学生也将变得“能说会道”。学生们口中的“大珠小珠”便会在语文课这个“玉盘”里铿锵作响。语文课再也不会是一潭死水,了无生趣,相反如盎然春天,百鸟争鸣。
来源∣作者∣贾俊仪(剑门关高中)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