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肉眼可见的,就是生在齿状线以下的外痔。
与内痔不同,外痔一般不易出血,但也会带给你更大的痛苦。
它会让你觉得肛门内有异物,肛周潮湿、瘙痒,甚至还会有剧痛。
除了内痔和外痔以外,还有掺杂了两者病症的混合痔。
很多人一发现便血,就以为自己长痔疮了。
但其实除了痔疮以外,大肠癌、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肛裂、小肠出血等都会导致便血。当你发现便血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
别以为痔疮是我们现代人特有的,其实人类跟痔疮已经斗争几千年了。
早在公元前1700年,古埃及的纸莎草纸上就出现了痔疮一词。
上面还提供了当时的治疗方法:“将金合欢叶磨碎后煮熟,然后均匀地涂抹在一块细麻布上,塞到肛门里即可恢复。”
等到了公元前460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类似扎橡皮筋的方法。
先是用针穿过痔疮,固定好其位置。而后用非常粗的羊毛线将它绑起来,让它自行坏死脱落。
橡皮筋结扎
光是想到“绑”这个画面,你恐怕就能体验它有多痛了。
这还不算什么,历史的长河中衍生了许多奇葩的治疗方法。
从服用泻药、放血、冷热坐浴、到电流、镭胶囊、针灸和局部麻醉不等。
古往今来,人类的战痔史可谓是无数的“血泪屎”堆积而成的。
之所以一直未能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是因为痔疮只见于人类。
没错,它可以视作是人类的专利,很少发生在其他哺乳类动物的身上。
而经过千百年的斗争,如今治疗痔疮的方法也越发多样化。
比如传统的手术,套扎、枯痔、激光、 冷冻、外敷等,却都不尽人意。
它们中有的痛苦大病程长,有的不彻底易复发,有的适应证不易掌握或并发症较多等等。
因此,痔疮仍算是人类的一大心头恨。
临床医疗中发现引起痔疮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包括但不限于便秘或腹泻、缺乏锻炼、低纤维饮食、腹内压力增加、久坐、吃辣、衰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