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十个驿站,茶马古道的路线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01 02:38:22

开栏语

弥渡的乡村之美,美在其“形”,既有阡陌交通、十里美景,也有炊烟袅袅,犹如世外桃源;更美在其“里”,不仅有经久流传的故事,还有诉不尽的浓浓乡愁。

为进一步擦亮弥渡“乡愁”品牌,努力打造弥渡“乡村旅游新地标”IP,近期,弥渡融媒开设【乡愁弥渡·最美乡村】专栏,展示弥渡乡村的生态之美、古建之美、民风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三期,一起关注最美乡村密祉文盛街。

探访茶马古道上重要驿站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这首旋律简单却动听,歌词质朴却空灵,被西方音乐界称为“东方小夜曲”的民歌《小河淌水》,是世界民歌中的一块瑰宝。聆听它,有人听出了爱情的真善美,有人听出了乡愁的画与诗。这首名曲特有的艺术魅力,总能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被世人广为传唱七十余载,依然不显过时。

茶马古道的十个驿站,茶马古道的路线简介(1)

这首世界名曲诞生在哪里?大理弥渡!1947年春天,一个风清月明的夜晚,当时就读于云南大学的弥渡密祉文盛街人尹宜公,在学校合唱团的歌声中,思乡情绪瞬间被勾起,他情不自禁地哼起密祉山歌《放羊调》和《月亮出来亮汪汪》。后来将其反复吟唱、改编,并且填上了表现爱情的歌词,于是一首名曲就这样诞生了!尹宜公先生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首世界名曲,与他的出生地文盛街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花灯山歌资源密不可分。

茶马古道的十个驿站,茶马古道的路线简介(2)

茶马古道的十个驿站,茶马古道的路线简介(3)

唐宋时期,茶马古道自北向南穿文盛街村而过,文盛街作为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全长约800米,两旁是林立的店铺。往往窄门进去,后面可能就是一个可供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留宿的偌大院落。引马石是文盛街的特色,它从文盛街北文明阁一直延伸到村南的凤凰桥,全部用长约一米、宽约三十厘米石条首尾相连铺筑而成,两边砌以不规则的散石。如今,文盛街上的引马石,回响着千年马帮的驼铃声,仿佛带领我们看见休整好的马帮精神抖擞地走过青石板的场景,赶马人在驼铃声的伴奏下,扬起嗓子唱响了《赶马调》……

茶马古道的十个驿站,茶马古道的路线简介(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