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在中医体系里面称为“表证”。表证是什么意思呢,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一切在体表的东西都可以称之为表。中医脏腑理论中肺是主表的,就是主管皮表,所以说当我们感冒了都会有咳嗽、咳痰、气喘等肺系病症。我们的皮表有玄府(汗孔),它是身体内部与外部交换的一种场所、屏障,可以排除汗液、废物、以及热量等等,当然也可以阻挡外部的邪气入侵。
当我们从外面回来淋雨、受寒了之后,家里面的老人经常说的话就是:“快来给你熬了一碗姜汤,趁热喝了发发汗、驱驱寒”。喝了之后就感觉全身暖和舒服,就不会发烧感冒。那么为什么要喝碗姜汤驱寒呢?寒在哪里?怎么偏偏姜汤就能驱寒?
当人们受寒之后,是不是皮肤会收紧,甚至全身起鸡皮疙瘩,或者发抖。这其实就是人体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人体自我调节的能力有限,受寒轻的,可以经过自我调节而不发病,但是一旦受寒超过自身调节能力之外,这时候就会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受寒之后首先是我们的皮表受邪,皮表受寒而紧收,玄府闭塞,这时的状态就是刚开始受邪,这时候喝一碗姜汤发发汗、驱驱寒就能病好。这时候人们常常会流清鼻涕,打喷嚏,而不会有黄鼻涕,咳黄痰,咽喉疼痛等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我们讲了,皮表是人体内外交换的场所、屏障,可以排,也可以挡。刚开始受寒皮表闭塞,同时人的身体内部是不是在一直新陈代谢在活动,里面一直在产生热量,然而这些废物、汗液、热量本应通过皮表汗孔排除体外,以保持内部平衡。但是现在我们因受寒皮表闭塞,这些功能都丧失了,废物、汗液、热量都排不出去,淤积在体内,时间一长体内热量增多,就会出现咳黄痰,流黄鼻涕,嗓子疼等症状,这时候往往有些都认为时风热感冒,就吃一些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的药物,吃来吃去没有一点效果,有的甚至一看出现发烧了,就马上去医院输液,你想想看你是因为受寒了皮表闭塞而产生的内热,你再去往血管内输那么多冰凉的液体,这不是寒上加寒吗。
受寒之后,出现这种流黄鼻涕、咳黄痰、嗓子疼的症状,不能称之为风热感冒,顶多算是有热象,其本质还是表寒闭塞导致的有热象。临床可以看到开始感冒没有明显热象的,可以分为表寒为10分内热0分,这时候直接解表,用麻黄汤或者葛根汤等就可以。待到病情进一步发展这是表寒可能有8分内热2分,身体不那么怕冷了,觉着稍微有点汗出,但是不彻底,这时候用点桂枝汤或者桂枝麻黄合方就可以病好,再后面可能不觉着冷,出现了明显的咳黄痰,流黄鼻涕,气喘汗出等症状,这时内热可能就达到5分左右甚至更多,可能就会用到麻杏石甘汤。后面我们还有治疗外寒内饮的小青龙汤,不汗出而烦躁的大青龙汤等等。
总之临床上千万不要一见到流黄鼻涕、咳黄痰、嗓子疼就说是风热感冒。具体治疗还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