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时期的刚卯、严卯,我们目前可见的实物较少,尤其以东汉的制作为标准,其外形是正长方形。上图就是考古挖掘曾经于1972年在安徽省毫县出土东汉时期的刚卯、严卯各一件,尺寸为1x1x2.25厘米的正方体。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目前可见的传世品中,刚卯、严卯虽然常见,但是多为后世仿品,真正到代的不多。
主要区别的一个重要的点就在于上面的字迹与字体,真品为刻划痕,仿品都是砣出来的,另外老仿品有刻以楷书的、篆书的,还有刻成隶书的,但与真品的字迹也不对应。
根据有的学者专家考证,刚卯、严卯上面的书体是所谓“殳书”,这种书法在秦统一以后基本看不到了,所以能识别的人不多,有人解读为半边字,这样的解读是不对的,它是秦书八体中的一种,还有人根据半边字的推理,认为这种殳书是在打仗时仓促间所写的潦草字体,以前我也以为应该是这样,后来查阅资料,以为这种说法比较牵强。
根据实物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汉代时期的凿印有独特的鬼斧神工之果敢,有可能是打仗时临时委任官阶,马上凿刻出印鉴以彰显权力,这种凿印上的字体往往会很草率,这是对凿印的一种合理的推测与诠释。
以前的文章我也写过刚卯,当时也认为是仓促之间,才用刻划的方式,现在研究,觉得自己以前的这个观点也是有些偏面的。
因为刚卯、严卯的制作,就没有设定与凿印相同环境的必要。既然如此,刻划痕更多是一种仪式而非一种工艺,特别是还有朱砂的痕迹,更说明这类器物的制作带有非凡特殊的涵义,而且,根据我们查阅汉代时期刚卯真品,几乎都是基本上相同的书体。所以,殳书半字临时刻划的解释存疑,这种推论仅个人理解,不代表一定正确,只是对自己以前的研究结果做一个推翻,供各位藏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