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时就有诸多说法,一直到宝宝诞生的照护,总有数不清的迷信束缚着爸爸妈妈。
针对「新生儿」照顾,一口气列出八大项流传已久的民俗说法,也是长辈们常在碎念的点,今天就一起看看正确解答吧!
一、眉毛睫毛都要剪光,重新长比较长《解答》
睫毛长短与遗传和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临床门诊观察若宝宝睫毛浓密,通常家长也差不多又长又密,用剪睫毛的方法来增加是没用的。
而且睫毛靠近眼睛,在剪睫毛过程中,如果孩子眨眼睛或头部摆动,都可能一不小心让眼皮或眼球受伤。另外,当孩子的睫毛被剪掉,重新长出的新睫毛,容易刺激眼球、结膜和角膜,严重者会造成眼部感染,因此请家长不要这样做,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同理,眉毛对于皮肤有保护作用,若给宝宝剃眉毛,改变了原本眉毛生长的形态和位置,重新长出的眉毛可能更加凌乱,影响宝宝面部美观。
二、要经常捏捏鼻子、扯耳朵,要趁早塑形才会长得好看《解答》
鼻梁的高度由基因决定,并不会因为捏鼻子的动作变挺,即使是骨折了重新长出来的鼻骨也不会变更挺喔!
鼻子的骨性构造由硬骨和软骨组成,鼻软骨不影响鼻梁的高度,而鼻硬骨在出生时较为扁塌,之后随着颜面骨快速发育会慢慢变挺,直至青春期左右定型。
许多小孩鼻子过敏,鼻腔黏膜较脆弱,加上血管丰富,容易因外力影响造成伤害而流鼻血,若频繁帮宝宝捏鼻梁,甚至可能让细菌入侵,导致鼻腔内分泌物逆行至耳朵,诱发中耳炎或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耳朵也是一样,建议让孩子自然发展比较好。
(宝宝的睫毛、眉毛、鼻子、耳朵都让其自然生长为佳。)
《解答》
小宝宝在母体里腿是蜷着的,所以出生后两腿是弯弯的。随着宝宝的生长,慢慢就会长好的,如果强行给宝宝绑腿,反而对骨骼发育不利。
专家表示,除了孩子患有先天性佝偻病外,一般时候,新生儿双腿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内收,这种内收会随着生长自然伸直,绑腿根本没有必要。有的孩子有O型腿的症状,但O型腿是无法靠绑腿矫正的。
强行给孩子绑腿,不仅会让宝宝在睡觉时感到不舒适,还会影响到宝宝的肢体骨骼发育。建议家长们在包裹孩子时,最好用松软、宽大的被褥,应该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孩子的睡眠,同时对孩子的健康生长有好处。
四、让宝宝趴睡,头才会变圆形扣头《解答》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均采用「仰卧」睡眠的方式,而非趴睡,以降低猝死的机会。照顾者可依循以下2点建议,帮宝宝建立安全的睡眠环境:
1.同房不同床:婴儿不建议与其他人同睡,但建议与照顾者同室睡眠,若发生问题时,照顾者能在第一时间察觉。
2.移除脸上遮蔽物:婴儿床上不应摆放任何物件,如:枕头、绒毛玩具、毛毯等,以防盖住宝宝的脸部而无法呼吸,造成窒息的情形。
(新生儿建议采用「仰卧」睡眠方式,以降低猝死机会。图/shutterstock)
《解答》
其实撇开民俗说法,宝宝衣服不要晚上晒是有科学道理的。夜间空气潮湿,衣服很容易发霉而且沾染上细菌,对宝宝健康不利;无论大人还是宝宝的衣服,夜间尽量地收回室内,才能有效地避免细菌以及脏污。
1.衣物易发霉:阳光之下可以起到很好的*菌作用,如果晚上不及时地收回衣物很容易受潮。即使是晒干后的衣物,最后也会因为返潮而有了霉味,影响穿衣心情。
2.衣物易沾虫:夜晚周围的环境是不可预估的,尤其是在夏季时分,衣物上很容易沾染上小虫子。尤其宝宝的衣物要格外注意,有时看似不起眼的小黑点,很有可能就是虫卵。
3.引起过敏:户外的环境有很多因素影响宝宝的衣物,衣服上沾染了大量的细菌,很容易引发宝宝皮肤过敏,加上宝宝抵抗力本身就比较差,过敏抓痒会导致皮肤炎症。
六、不拍嗝可以让宝宝更耐饿《解答》
新生儿的胃比较不成熟,拍嗝主要目的是帮助宝宝拍出喝奶时所吸入的空气,降低溢吐奶的机率,也减缓胀气。
通常瓶喂的宝宝较易溢吐奶,无论瓶喂母乳或配方奶,都建议最好要拍嗝;至于亲喂母乳则大多比较不会吸到空气,不过并非一定不用拍嗝,如果宝宝较易溢奶,还是建议要拍嗝,依宝宝的个别状况而定。
有些爸妈以为「只要有拍嗝,宝宝就不会溢吐奶」,其实拍嗝只是降低溢吐奶的机率,并非拍了嗝就一定不会溢吐奶唷!
至于,不拍嗝新生儿可能会很不舒服,爸爸妈妈舍得吗?更何来耐饿一说。
七、宝宝囟门未关,盯着某处一直看就是看到鬼《解答》
宝宝一直盯着某处看,并非可以看到些什么,而是由于宝宝视觉发育的特点。以满月宝宝的视力来说:
1.对光源敏感:此时的宝宝对光源较敏感,眼睛会喜欢朝向发光处,但是由于视觉能力还有限,还不能追视,经常会盯着一个地方看。
2.易被黑白、对比强烈事物吸引:这一阶段的宝宝对黑白相间、对比度强烈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天黑以后,开了灯,天花板或者墙壁上会有一些影子,这就符合宝宝对黑白相间事物的喜好,所以,他们会一直盯着天花板或者墙壁某处。
刚出生的宝宝其双眼眼珠无法一起固视物体,至六个月大时才较能固视地看东西。五到六个月时,除了较大的物品外,也会看到像扣子般的小东西;因此对宝宝来说,视觉能力是有限的。
至于囟门,婴儿出生时必须通过狭窄的产道才能呱呱坠地,为了顺利达成这个神圣的使命就必须预留弹性空间,而这些颅骨交接处的缝隙,除了用来帮助生产时的形状调整外,也是预留给婴儿将来头部发育的空间。
囟门大约在宝宝6到8个月大时,即可察觉有逐渐关闭的情况;与民俗说法并没有什么关联性。
(宝宝会盯着一处看,和他们的视觉发展有关。图/shutterstock)
《解答》
关于此点,只能联想到一种民俗说法「姑路」,指宝宝后脑杓会有特定区域的头发消失,这种带状的秃发,称作「姑路」;传统习俗会请姑姑送鞋或帽子,头发就会慢慢长出来。
国泰医院小儿科主任沈仲敏表示,在宝宝刚出生时,身上的毛发仍为较细软的胎毛,胎毛会于出生不久后开始自然掉落,并生长出新的头发,由于胎毛是由前额头顶开始掉落,有些宝宝会出现「地中海型秃头」的情形。
至于「姑路」是宝宝3~4个月大左右,前额头顶胎毛已大致掉落完毕,紧接着后脑杓与两侧胎毛开始掉落,由于胎毛细嫩,加上宝宝在此一阶段多呈躺姿,同时对外在事物感到好奇、活动力旺盛,会频繁移动身体与头部而产生摩擦,使头部后脑区域时常接触枕头之处的胎毛更加容易掉落,而形成外观如同一条道路形状的「外伤性秃头」。
医生解释,即使宝宝出现了「地中海型秃头」、「姑路」现象或毛发生长速度较慢,爸妈也不必过于担心,通常会于6个月内,就会慢慢长出,并不会影响宝宝日后毛发的生长。
(宝宝毛发会自然掉落与生长,爸妈不用过于操心。)
关注微信订阅号“大棉羊羊”可获取免费资源
有问题,可以直接私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