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每一个天干与每一个地支组合的时候,正好是六十个组序,俗称六十甲子;其中,与“庚”字有关联的共有六个组序,分别是庚午,庚寅、庚辰、庚子,庚戌和庚申;每个庚序组合间隔十天,但“庚日”的日期与现代采用的公历历法是存在变化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庚日在公历上面显示是不固定的,所以说每年的入伏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今年哪天入伏?
既然历法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我们只要找到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便是入伏的起始日期了;今年的夏至,也就是今天公历六月二十一日,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庚戌,在六月二十六日;第二个庚日是庚申,在七月六日;第三个庚日是庚申,在今年的七月十六日;也就是说,今年的入伏时间从七月十六日进入头伏,直到七月二十五日结束。
老话还说:“夏至四庚数中伏,秋后一庚数末伏”;夏至后的第四庚是庚辰日,出现在七月二十六日;今年的立秋是在八月七日,按照历法计算,立秋后的一庚是庚子日,出现在八月十五日,也就是说公历八月十五日是进入末伏的起始日期;这样算来,中伏跨度会有二十天,这是为了给秋后一庚数末伏留取时间,才造成中伏有两个庚日的加长版中伏现象;我们弄清了入伏的计算方法,从现在算起距离入伏还有多远,计算起来就非常简单了;今日夏至,公历六月二十一日,入伏是七月十六日,中间跨度是24天;也就是说还有二十四天才开始入伏。
今年伏天热不热?
今天夏至刚刚交节,很多地方就感到热浪来袭,汗流浃背;很多人比较关心,今年三伏天会不会很热?会热到什么程度?其实,三伏天热不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在夏至谚语中就可先知;因为这些谚语是老祖宗通过概率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先辈农民就是依靠这些农业谚语指导当时的生产生活的。
比如农谚说:“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响雷三伏冷”;意思是如果夏至这天晴朗无云,没有下雨,预示三伏天里会很热;能热到什么程度?农谚形容:“三伏无雨晒死人”,说“晒死人”,显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足以显示夏至无雨三伏热的程度;另外,民间还有“夏至无云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和“夏至无风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的农谚说法;这些农谚都明确指明,夏至无雨,无风,无云都预示三伏天很热;唯有“夏至响雷”,才预示三伏不热,甚至还有些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