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日,七月二十三日迎来了大暑节气,酷热难耐,仿佛火烧眉毛。然而,尽管大暑已至,气候依旧炎热,让人倍感焦躁。
有句古老的农谚说:“入暑不入冷,入冷不入暑。”这句谚语提醒我们在大暑时节要预防中暑,不可急于迎接秋凉。然而,随着气候异常现象的增多,这个谚语似乎也难以完全契合当下的现实。高温天气持续,让人们对气候的变幻感到困惑。
近来,中国多地持续遭受高温侵袭,湿热的空气令人窒息。大暑节气本应是酷暑过后,凉意逼人的时节,然而现实却出现偏差。
来10天(7月23日-8月1日),主雨区位于华南东部、江南东部、江淮、黄淮、华北东部、东北、西南地区;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50~100毫米,部分地区有120~180毫米,东南沿海局地有200~400毫米;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5~9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
主要天气过程:
23-25日,甘肃东南部、四川盆地、江汉中西部、黄淮西部、华北等地有中到大雨,四川、重庆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26-28日,华北、东北地区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到暴雨。
26-30日,东南部海域、东南沿海将有较大风雨天气,华南东部、江南东部、淮河流域、华北东部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未来11-14天(8月2-5日),主要降雨区将位于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及西南地区部等地,累计降水量有30~70毫米,华南沿海部分地区有100毫米以上。
降雨虽然为高温带来了些许缓解,但炎热的气息仍未散去。
或许这正是气候变化的警示,我们不能对此掉以轻心,而是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减少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样的气候让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户外活动少了,人们只能躲在遮阳伞下,或躲进空调房里。
农谚中的“入暑不入冷,入冷不入暑”似乎也不能完全适用于现实,我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同时更要关注和保护好我们的环境,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
在这样的气候下,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中改变一些小习惯。多吃清凉食物,喝足夏日水分,保持身体水润;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时间,避免高温时段的户外运动,防范中暑;推崇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降低温室气体的释放。
除了自我调整,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提倡节约资源,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或许我们还不能完全改变气候的变幻,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力量范围内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心手相连,共同迎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通过行动,让大暑的炎热不再是束缚我们的桎梏,而是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让我们为环境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心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未来,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