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相当于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是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1 09:42:43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
解释: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询
解释: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A、李贺B、李商隐
解释:李商隐和杜牧都是晚唐诗人。李贺则是盛唐诗人,有“诗鬼”之称,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
不用解释了吧,古代中国人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而且黄河自古容易缺口,是历朝历代治理的重点。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
解释:“左”与“右”两个字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左从(手),从工,工为男。右从(手),从口,口为女,从事辅助性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解释:结发,汉族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
解释:“鄂尔多”在蒙语中是“宫帐”的意思;“斯”是表示复数的词,即“很多” 。传说700多年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军西征时,路过水草肥美的一片高原,勒马沉思良久,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为自已死后选择墓地的这一段话。成吉思汗死后,这位叱咤风云的伟人就被安葬在这里。从此,这片高原有了名字,叫“鄂尔多斯”。因为成吉思汗的灵柩最初安放在8座白色的宫帐里。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
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鉴真则是东渡,把佛法传到日本。
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解释:一、出处《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二、相关故事这首五绝,是贾岛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的注诗。意思是,这两句诗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者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赏识,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三、所题原诗《送无可上人》圭峰霁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 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 天台作近邻。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
解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相当于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是指(5)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B、圆明园
解释: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园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B、表意字
解释:是整体象形,水流动的波纹形状。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相当于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是指(6)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
解释:阳春白雪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现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A、《桃花扇》B、《长生殿》C、《牡丹亭》D、《南柯记》
解释:《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受到了儒、释、道三家学说的不同影响,其故事背景就描写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体系,故事中出现的花神却是道家的产物,而女主角杜丽娘身死又还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说。总之,汤显祖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南柯记》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写淳于棼酒醉后梦入槐安国(即蚂蚁国)被招为驸马,后任南柯太守,政绩卓著。公主死后,召还宫中,加封左相。他权倾一时,淫乱无度,终于被逐。醒来却是一梦,被契玄禅师度他出家。此剧在描写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骄奢淫佚、文人的奉承献媚等。剧中通过梦幻写人生,是讽世剧。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
解释: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以说,汉初实施的都是道家的主张。直至汉武帝,放弃道家无为而治的精神,以“外尊儒学,内行法家”之实积极干预。自此,道家精神再没进入统治阶层的核心。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D)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解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
解释:上都,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燕都,据史*载,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中都,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俗称元大都。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掉元朝后,为了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准备迁都城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B)A、齐桓公B、蔡桓公
解释: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B)A、杜甫B、李白
解释:《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
解释:《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中的姓氏,并不是按照这些姓的人口数量排列的。“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相当于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是指(7)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
解释:宋朝人善写词,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都是写词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B)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C、道法自然
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拍电影时常用的"*青"来表示拍摄完成,"*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简的一道工序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解释:“*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先秦时代,书大都用竹简(称“简”)、木简(称“牍”)制成。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在它们一边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状像“册”字的书,又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所以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青”,也叫“汗青”“汗简”。“*青”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有了笔,于是,简牍上的字可以不用刀刻而用笔写了。那时候,人们写文章常常用毛笔把初稿写在竹青上因为竹青光滑,要修改只须揩去就行了,初稿改定后,就削去竹青,把定稿写在竹白上。这一道手续也叫“*青”。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B)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
解释: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不但含义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对仗工整。更有一点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画饼充饥”这句话却出于曹操的孙子曹睿。 曹睿是三国时代魏国的第二代君王。他有个最亲信的大臣,名叫卢毓(yu)。有一次曹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当“中书郎”,便请卢毓推荐,并且告诉他,千万别推荐徒有虚名的人:“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选拔人才不要单凭他有名声,名声好比画在地上的饼,没法吃的!)”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B)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
解释: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
解释: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另一方面,“爱有等差”又是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会伦理道德层面之爱,使社会在这一系列等差之爱下得以维系。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释:亡羊补牢: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B)A、鹤B、鹅C、鸡D、鱼
解释: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
解释: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

一片孤城万仞山的仞相当于什么,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是指(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