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的来历现在比喻什么,老马识途比喻什么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1 18:03:41

作者:尤磊

老马识途的来历现在比喻什么,老马识途比喻什么人(1)

​(山戎部落复原图)

一、山戎三国的由来

却说令支国在今天河北省迁安、迁西和滦县一带,境内遍布杜梨树,令支就是“梨枝”的音转。它的东边是孤竹国(河北省卢龙县),孤竹国诞生于商朝初年,是商朝北部重要的方国。

还记得伯夷和叔齐吗?不食周粟终至饿死那两位爷,就是孤竹国的王子。

“孤竹”其实应该是“觚竹”,“觚”是青铜制的酒器,“竹”是记事的竹简,这也间接反映了孤竹国奢华的生活和发达的文化。

令支国的西边是无终国(河北省玉田县),因无终山而得名。无终国是周武王封的,子爵,对中原国家很有好感。

这三个国家处于燕山山脉,山深林密,主体民族属于戎人,因此又被称为山戎。

老马识途的来历现在比喻什么,老马识途比喻什么人(2)

二、艰苦卓绝的抗戎援燕之旅

半个世纪以来,山戎侵郑、略齐、征曹,如今又伐燕,当我中原国家没人吗?齐桓公怒发冲冠。

尊王了还得攘夷,本来这就是齐国的国策。

打!齐桓公与管仲达成了一致意见。

齐桓公亲征,副帅是管仲和隰朋。当年春末,齐军到达蓟门关(天津蓟县),与燕国军队合兵一处,无终国君也带了两千骑兵前来会师。

令支国主一听说三国联军*到,吓了个半死,拉几车宝贝跑了。

联军入城,出榜安民,齐桓公传令不许伤害降兵和百姓,令支国民大为感动,对齐国交口称赞。

令支国与孤竹国素来交好,令支国主逃到孤竹国,献上财宝,孤竹君答应出兵。

两国联军依然没有干过三国联军,这一下,孤竹朝堂之上可就热闹了。

主公,*了令支君,讲和吧。

主公,齐军待令支人不错,想必也不会欺负我们的。

主和派很快占了上风。

老马识途的来历现在比喻什么,老马识途比喻什么人(3)

你们这些软蛋!孤竹君一声怒喝,我们不还有“迷谷”吗,那里茫茫沙海,路途难辨,咱们把齐军引过去,不用一兵一卒,就能让他全军覆没。

令支君最终还是没有保住他的脑袋。孤竹君*了令支君,让数败于齐的大将黄花提溜着他的脑袋到联军中投降。

君侯,我们国君忒不是玩意儿,本来我就不让他接纳令支君,他不听。贵国大军一到,我让他投降,他还是不听。不听就不听吧,他还带着大军逃跑了,他是想跟君侯玩捉迷藏呢。除恶务尽,我知道他在哪儿,我带你们找他去,砍了他,君侯的北疆也就安定了,到时,小人就是君侯北方最忠诚的奴仆。

令支君的脑袋就是投名状,并且黄花这厮还有*,由不得齐桓公丝毫怀疑。

好,将军头前带路。

无垠的黄沙,好似茫茫的大海,拐了几个弯就不辨牛马了。

黄花,黄花。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情况,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他的奸计。

太阳下山了,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齐桓公下令原地驻扎。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来路,但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

老马识途的来历现在比喻什么,老马识途比喻什么人(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