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束发的含义,古代男子束发代表什么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3 11:49:09

事实上,胡须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东周第11代君主周灵王是个胡须控。《左传》记载:“至于灵王,生而有頿(音zī)。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周灵王天生有须,又善治国,后世给他取了个“頿王”的雅号。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中,谈及汉高祖刘邦时称:“高祖隆准龙颜美须,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这里把胡须作为帝王之相的标配,进行了着重描写。

古埃及的法老有蓄须的特权。如果法老的胡须不够多,则会被置疑能力不足,因此,法老常会在粘上假须。像哈特舍普苏特那样的女法老,为了宣示统治的合法性,还会带上假须装饰面部。有了帝王对胡须的推波助澜,进一步加深了蓄须的影响力。

古代男子束发的含义,古代男子束发代表什么意思(5)

胡须和尊严有着不解之缘。《孝经》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在注重孝道的古代,保全须发属于最基本的孝道。有了伦理经典的撑腰,给男人蓄须提供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进入秦汉,有一种刮胡须的“耐刑”,它是比剃掉头发的“髡刑”轻一级的刑罚。《说文解字》指出:“耏(“耏”通“耐”),罪不至髡也。”东汉学者应劭给《汉书》作注时,也认为:“轻罪不至于髡,完其鬓,故曰耏。”用剃除胡子作为惩罚措施,凸显了胡须的尊贵地位。

《南史·褚彦回传》中,山阳公主刘楚玉对南齐开国元勋褚渊说:“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此处用“须髯”等同于男子的尊严。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出,特意蓄起了胡须,展现出“身可危志不可夺”的爱国情操。胡须有了尊严的加持,其精神价值更为可贵。

古代男子束发的含义,古代男子束发代表什么意思(6)

别小看胡须,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唐初,名将李勣突遭暴病,药方中必须用须灰做药引。唐太宗闻讯,剪下自己的胡须和药。李勣病愈后,叩谢唐太宗。唐太宗却说:“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两人深厚的君臣情谊传为千古美谈。

一次,北宋名相寇准吃饭时不慎将汤汁沾染到胡须上,一旁的参知政事丁谓急忙上前拂拭。寇准反感丁谓的行为,斥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一番话说得丁谓羞愧难当,从此留下了“溜须”的典故。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一日,王安石和王珪上朝议事,有虱子爬到了他的胡须上,神宗见状,笑而不语。散朝之后,王安石问王珪“上笑之故”, 王珪如实相告,王安石急忙叫随从把虱子捋走。王珪急忙阻止说:“屡游相须,曾经御览,未可*也,或曰放焉。”须虱让“拗相公”有了另类的解读。胡须给传统文化平添了几分别样的风采。

古代男子束发的含义,古代男子束发代表什么意思(7)

步入近现化,统治者用微笑代替了蓄须,以期获得民众的青睐。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意识到蓄须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满脸胡须看来显老,因此,人群中难觅“胡须哥”了。一把长须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封印在过去,期待有将来。

作者:计白当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陈洪兰 《胡须——男子汉特有的标志》

【2】陈运舟 《古人重视胡须》

【3】刘志伟 《“胡须”:魏晋“英雄”权力意志异化的象征符号》

【4】吴 兢 《贞观政要》

【5】脱 脱 《宋史》

【6】褚人获 《坚瓠集》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