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个小正太,今年已经4岁了。他最近进入了一个特别特别好动的时期,什么东西都想摆弄一下,为此已经摔了好几个盘子碗了,还动不动弄得身上特别脏。每次他犯错,都把人气的够呛,关键是他现在嘴还特别厉害,那小嘴叭叭叭叭的小词还整的一套一套的,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打他屁股。
要说打屁股这事要说起来可是历史相当悠久了,最早能追溯到几千年前,从古至今,这项运动被广泛应用于官府对付犯人,老子对付儿子,主人对付仆人等多种场景,是人民群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运动。
打屁股在古代官方刑罚里叫做笞杖刑。那么,今天的话题,我们就通过打屁股这事,来聊聊中国古代的笞杖刑罚。看看古人打屁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让我们大过年的能开心一下的。
一、什么是笞杖刑?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笞”和“杖”其实是两件事情,这里的“笞”指的是用鞭子或者藤条来抽,有个词就是叫鞭笞嘛,我记得三国*里的黄盖,在游戏中有句台词:“快来鞭笞我吧!”就是指这个。而至于“杖”则毫无疑问是使用棍棒来打。所以说,古人打屁股其实工具是很多样化的,可以用鞭子或者藤条,也可以用棍棒,方法多多,体验多多。
其实,不管是用鞭子还是用棍棒,本质上都是一回事。所以在历史中,往往把笞刑和杖刑相提并论。如果谈到笞杖刑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那可是几千年前的事了。根据《尚书·舜典》所记载:“鞭作官刑,扑作教刑。”这里的“扑”指的是击打,这里的鞭扑刑,被认为就是后世笞杖刑的鼻祖。
据传说,舜的父亲经常用木杖打他,后来就引申出来古时候父亲管教儿子有时候用拐杖打,所以把笞杖刑称为教刑,指的是一种教训的手段。所以说在最早的时候,与其说笞杖是一种刑罚,倒不如说是一种处罚。
在秦汉以前,笞杖刑是一种后果比较轻微的刑罚,所以并不被官方所大规模使用,秦以前的刑罚可是很惨的,动不动要拿掉身上的一些零件。到了秦朝,笞杖刑开始逐渐广泛应用起来。西汉贾谊的《过秦论》里面对于秦始皇就有这样的评价:“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这里面的“敲扑”,指的就是短杖,也是笞杖刑的工具。秦始皇用笞杖刑鞭笞天下,可见秦朝的笞杖刑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
秦朝的统治过于残暴,再加上秦汉之交天下战乱,导致汉朝初年的时候人口凋敝,百废待兴。此时的汉朝统治者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对于刑罚的使用上,也逐渐倾向于轻刑。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朝中一位大臣淳于公犯了法,需要被处以肉刑(就是要拿掉身体上的零件),其幼女淳于缇萦上书汉文帝。汉文帝看了这封上书很感动,下旨废除肉刑,把什么砍鼻子砍手砍脚之类的刑罚全都换成了笞刑和死刑。这样,轻罪用笞刑,重罪用死刑成为了汉朝的刑罚应用的主流。
后来人们发现,笞杖刑应该主要起到惩戒作用,其后果并不严重,适合惩罚轻微犯罪的行为,而死刑惩罚又太严重了,适合惩罚罪大恶极的罪犯。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在轻微犯罪和罪大恶极中间其实有很多中间状态,有的罪没到死刑的地步,但是采用笞杖刑又有点轻微了。所以到了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杨坚颁布了《开皇律》,其中正式将笞、杖、徒、流、死作为五种主要刑罚,分别应对不同严重程度的犯罪。这也就是封建五刑的由来,后面的历朝历代大多都沿用了这一刑罚制度,其中笞杖刑也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刑罚方式。
二、笞杖刑为什么要打屁股而不打其他地方?这个问题容易让大家觉得毫无意义,因为大家往往理解的笞杖刑,或者用鞭子抽或者用板子打,都是在屁股上打的,至于为什么要打屁股,大家一定觉得这没什么值得说的,当然是因为屁股肉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