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三大定律的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发现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7 00:50:09

约翰尼斯·开普勒家喻户晓,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出现在了我们的教科书里。

我们知道他用非常简洁的轨道模型规定了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首次为人类完整的刻画了一个完美、合理,与观测数据相符的太阳系行星运动方式。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发现者(1)

这一切都写在了他提出的三大定律中。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周期定律,尤其是最后一个,牛顿从中推导出了两个质量物体之间的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万有引力公式中最关键的一点。

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开普勒是第一个敢于打破2000年来人类对天球理论模型的那种毫无置疑的崇拜,以及对匀速圆周运动的那种毫无道理的喜爱与偏见。

你可能会认为,天球宇宙模型不就是地心说么,大球套小球,小球套地球,造物主在这个嵌套的模型之外掌控一切;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发现者(2)

这个模型不是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最早否定的吗?哥白尼不是那个第一人吗?其实还真不是,听我慢慢道来。

地心说最早提出的人根据考证是公元前6世纪的阿那克西曼德,他最早有地球不动为中心的思想,这个时间非常早,他是古希腊最早一批哲学家,是哲学之父、天文学之父泰勒斯的学生。

公元前4世纪哲学家欧多克斯也提出过同样的想法,亚里士多德继承发展了地心说,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与之世界观相符的物理学理论。

他认为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地球在这个球体的中心,在地球之外有月亮所占的天球、接下来是水星天球、金星天球...直到土星天球和恒星天球,以及原动力天球,之外什么都没有了,应该是具有自由意志的造物主。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发现者(3)

为何要将这些行星将恒星分开呢?其实古人观天过程还是比较细致的,因为恒星在黑暗的背景上相对于我们看起来永远都不动,有固定的位置,形成了一个永恒不变的恒星背景一样。

而这几颗行星看起来很亮,而且位置变换的很快,尤其是水星和金星,最慢的当然是土星,它们有时还会遮住某些星星,因此古人认为这几颗行星离地球都很近,各自占据一个可以转动的天球。

因此就有了大球套小球的宇宙模型。

这些天球的上的行星以正圆形的轨道在绕着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什么是匀速圆周呢?因为这种运动在哲学家的眼里代表了简洁、完美与和谐。

开普勒三大定律的例子,开普勒三大定律发现者(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