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标准答案,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论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8 10:45:24

​可见较为正式的蹴鞠比赛,需要32人同时参与,比现代足球的22人还要多。在《武林旧事》中记载:

筑球三十二人。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副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张林,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

从这里可以得知,每队16人,他们还有各自的“位置”,例如球头、跷球、正挟、左竿、右竿等具体位置,说明蹴鞠文化在当时已经非常成熟,甚至不输于现代足球文化。

但和现代足球不同的是,宋朝的蹴鞠是单球门,也就是说,两队共用一个球门。而且这个球门是用三丈(10米)的长竿立起来的,球门是原型,直径约1尺,称之为“风流眼”。也就是说,古代的球门,比现代足球的球门要小得多、高得多。蹴鞠开始时,两方队员身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除了手、手臂之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可以触球。

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标准答案,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论文(9)

2.蹴鞠的“白打”规则

上文所述蹴鞠的“筑球” 是在人数较多、较为正式时的玩法,实际上,民间娱乐项目,很多时候在场地条件不允许、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也会有“踢野球”的玩法,被称为“白打”。

所谓白打,没有人数限制,没有球门,一般只要在规定场地内不让蹴鞠落地即可,主要考验“控球”能力。“白打”虽然看似随意,却是民间大多数田间地头蹴鞠的主要玩法,是蹴鞠文化的民间基础。

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标准答案,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论文(10)

五、蹴鞠的民间组织——圆社

宋朝时期,由于民间火热的蹴鞠文化,因此产生了一大批蹴鞠爱好者,这些人每日结伴蹴鞠,或和其他集体相约蹴鞠比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蹴鞠社团,被称之为圆社。

最早的蹴鞠社团,是齐云社。因为民间蹴鞠以踢得高为好,因此用“齐云”二字,比喻可以与云一样高。齐云社活动较为频繁,不仅广纳社员,还组织比赛,提供场地。后来,有更多的蹴鞠社团应运而生,因为蹴鞠为圆形,因此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名字:圆社。

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标准答案,蹴鞠盛行于哪个朝代论文(11)

圆社对蹴鞠的发展十分重要,他让蹴鞠活动向集体性、专业性发展。圆社的作用可大致列举为三点:

第一,圆社将散乱的蹴鞠爱好者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集中的蹴鞠文化。

第二,圆社将蹴鞠的规则统一化,让蹴鞠爱好者更加专业。

第三,因为圆社的影响,蹴鞠更加大众化,有许多女子也因此参与到蹴鞠队伍中。

另外,圆社的建立,对古代的其他体育、娱乐项目也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历史意义重大。

六、总结

蹴鞠起源于战国,经历朝历代发展,到了唐宋,尤其是宋朝时期,发展到了高峰。同时,宋朝火热的蹴鞠文化,诞生了蹴鞠社团圆社。圆社在民间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蹴鞠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较为著名的体育项目,蹴鞠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极其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到了明朝,蹴鞠被朱元璋强行废除,《大明律》规定:“凡蹴鞠则,卸足。”如此严苛的禁令,让蹴鞠运动在明朝戛然而止,十分可惜。希望通过本文,有助于大家了解古代蹴鞠,了解宋朝的蹴鞠文化。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