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1886年,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认定为现代汽车诞生日。后来,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931年,投资人是少帅张学良,厂长是李宜春。不过,这段历史却并不广为人知。
现将过程整理如下:
1928年12月,东北易帜。内战一停,武器需求量随之减少。为此,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李宜春等提出的“应国内需要,宜首先制造载重汽车”的建议。少帅张学良将军听到这个建议后,非常赞同。于是,将奉天迫击炮厂改为辽宁迫击炮厂,并附设民用品工业制造处。主要生产民生用具,制造汽车内饰材料和各种皮革。
1929年5月,辽宁迫击炮厂正式立项研制国产载货汽车。
但是,那时造车,可不是如今那么容易!当时除了欧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拥有造车技术外,亚洲地区汽车工业仍属于萌芽时期!全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不到一万辆,并全都是国外进口的。这时候敢做自主品牌实在太了不起了!对此,少帅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财力方面:先期拨款74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当时的一元,按现在人民币来算应该是50元,大概就算3700万元。
人才方面:外聘了美籍技师麦尔斯为总工程师,吸纳由海内外高校毕业科技人士所组成的技术团队。档案记载,当时工厂在籍职工207人,其中技术和管理人员约30人。
技术方面:当然只能走逆向研发思路。通过反复拆装、分解、复原福特和通用的汽车,获得大量测绘图纸和技术数据。然后外购美国瑞雪牌载货汽车零部件,通过组装方式生产整车。后来,研制人员还广泛汲取、消化吸收福特、通用、万国、斯蒂贝克等世界汽车大厂的技术。
品牌方面:定名“民生”,取意自三民主义中的“民生”。
产品方面:根据国内的路况和市场需求,计划研制两个型号。
1、75型载货汽车,承载能力两吨左右,适用城市相对较好路况。
2、100型载货汽车,承载能力三吨左右,适用乡路相对较差路况。
有了少帅的大力支持,研发团队也是一路开挂的节奏!
1931年5月31日,仅仅历时3年,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汽车——民生牌75型6缸水冷载货汽车(上图)在辽宁迫击炮厂问世!厂方为此举办了盛大的庆功会(下图),计划每年量产100辆,并扩产50辆100型货车。尤其可贵的是,全车666种零件中,除202种部件委托国外厂家依照本厂图样代制外,其余部件都是自制的。国产化率高达70%。要知道,在那个国内机械工业水平极低的时代里,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