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女装尺码为何越做越小”的话题长热不减。
而网上的讨论多半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一事件,那么从商家以及厂商的利益去看,为何商家要这样做?以及从商品管理和生产流程的角度出发,来聊下对此现象的见解。
从商品管理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商品营销和库存管理两大利益点。
一、小码女装为何盛行经典的产品营销4个P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而套用在小码女装品类上大致能识别为:
产品product=紧身小码女上衣
价格price=30左右
渠道place=货架、直播电商
促销promotion=短视频、种草图文推广
进而得到小码女装的定位消费群体在18-24岁年轻潮流女性,而这群体天生拥有灵敏的时尚嗅觉,不被传统观念束缚以及敢于展现自我,热爱追寻潮流话题并参与其中。
目前主流偏向于“白幼瘦”审美的风向上,BM风潮、反手摸肚脐、A4腰、锁骨放硬币等话题进一步推进审美偏倚,而种种话题驱使下商家也更倾向于“主流审美”的产品。
外加短视频、种草图文营销推广,以瘦为美的风潮已深入人心。
社会心理研究表示:当一个群体都去追捧以瘦为美的标准时,便会产生自己是否不合群的自我怀疑,而不是去指证这种畸形的审美标准。
而消费者对自我身材产生焦虑的现象也助推了商家更进一步推出小码女装,用商品属性来改变用户思维与习惯。
再从价格和销售渠道两个属性来看,低价和线上渠道证实了小码女装属于价格低廉和流通速度快的快消品属性,决定了小码女装生产周期短、质量一般的既定事实。
所以从商品营销角度出发,小码女装符合当下流行审美以及快消品属性,促使商家生产周期短流通速度快的小码商品。
二、减少库存成本服装库存可以说是服装行业的命脉,能卖出去的叫商品,卖不出去的叫废品。多SKU是女装行业的特点,而多SKU也意味着每一个款式尺码都需要备备好一定的货准备销售,进而增加了备货库存成本上升。
从前女装尺码进货一般遵循(S/M/L:3/5/2)的比例进行配货,如今在女装尺码所愈发缩水的情况下,每个尺码的差别也在不断缩小。如今S、M、L三个尺码的差距徘徊在1-3cm之间,基本上不存在尺码区别。
在女装行业直至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尺码的标准,基于成本和库存周转利益下“均码”的概念油然而生。当尺码区别不大时,与其生产3个SKU不如只生产一个均码。
正是踩中了女装尺码未统一的边缘,商家可以根据库存情况任意修改库存尺码,从而得到快速清除库存的目的。
三、生产成本降低30%而在生产流程端上,小码女装直接带来的是制衣成本的缩减。
在生产环节过程中,原料成本的直接缩减往往比生产环节优化来得更加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