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秋叶开始红起的时节,常常会想念起北京香山红叶,而今年的金秋来到了张家港,发现张家港靠近长江之处,也有一座山叫“香山”,这是中国各地十几座香山中,唯一真正与“香”有关的山。张家港这座香山,山体呈菱形状,由大、小香山组成,顶峰海拔只有136多米,但已是张家港范围内的最高海拔,这里的香山与长江边的长山、巫山相对,南傍东横河,与稷山相望,从香山上可以俯看整个张家港市区和北部港区,香山整体面积很大,香山横跨了张家港和江阴两地。
张家港“香山”名称来头比北京香山要大,据说和西施有关,《江阴旧志》中记载:“由麓而上,曲蹬盘行,攀萝扪石,足底云生,相传吴王尝遣美人采香其上,曰采香径”。春秋时,吴王夫差和西施等人乘船赴黄池会盟,途径香山,登山进香,禹王庙停驻休息时,僧人奉香茗,西施甚为喜爱此香茶。听闻是用山上香山茶和马蹄香(杜衡)所制,杜衡馨香馥郁,还可入药,有散寒止咳和祛风止痛的妙用,西施患有心痛病,觉得香山茶和杜衡确实有效,吴王遂遣美人入山采香。以后每年吴王都会派人专门在采香季节来山上采香,香山之名也如此被叫开,引得后代不断有人来此探访怀古。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三游香山的桃花涧,据说他的表哥曾经这里有一大块田庄,徐霞客多次小住于梅花堂,写下长诗《游桃花涧 有序》和《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 有序》,留下了“吴妃当日将香采,此地遗名遂千载”等诗句,诗文在《徐霞客游记》有载录。
清朝乾隆皇帝,曾在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亦曾慕名西施采香径而驾幸香山,饮过圣清池里的泉水,并欣然为此池题字:“清池”。在香山山顶,目前依然保留有清池和鹿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