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1-19 10:11:01

三伏贴是明末清初三大名医之一张石顽首创

记住这是首创,发明者。在此之前,中医是没有人用三伏贴的。

为什么张大师要发明三伏贴呢?

我发现他就是因为老了无聊所以就随便写写书。刚好把三伏贴的方法记录在他书里。其弟子和后代中医使用三伏贴的过程中发现效果很好,然后!就大力的去推广。因为在治疗哮喘等寒性的病症的效果卓著,而且简便验廉。

我之所以说他写书是随便写写,是因为《张氏医通》自序里面,就是这样写的,你为他写书主要是为了娱乐。当然作为一个名医,写书肯定是很严谨的。自娱自乐的态度更体现出大师对医术的驾轻就熟。截图为证: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消磨岁月,著书自娱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

书中卷四 诸气门下 喘门篇中详细记载了哮喘的病因病机、证型分类、治疗方法、疾病转归和各家学说。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

白芥子涂法是三伏贴前生,三伏贴是白芥子涂法今世

而他说了半天呢!我们发现实际上哮喘,属于热证的都很好治疗,属于虚证就不好治,也就是阳虚体质,痰湿体质,针对这个难治证型设立了三伏贴,但三伏贴原名叫“白芥子涂法”,三伏贴这个名字是后世命名的,至于“天灸”,“三伏灸”也都是后世捣腾出来的。甚至有些已经脱离了“白芥子涂法”的法门。

为什么叫三伏贴,怎么不叫六伏贴,九伏贴?

这太有考究了,研究清楚了,就彻底明白三伏贴的治疗保健范围。

三伏贴源自于“白芥子涂法”需要在三伏天使用,三伏天是一年里“鬼死甘热”的日子,正是这段日子阳气最盛,阳能驱寒,所以三伏贴就是驱寒的外治法,(如果你平时很怕热且不怕冷,精神特别好,别去贴三伏贴,火上浇油,引火自焚)属于八法里的下温消法。这有点难暂时不解释。

怎么算这三伏天日子呢?

很简单,拿本老黄历,每年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为初伏也叫入伏,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

庚日得解释一下,为什么非得是“庚日”?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5)

前面我重复提过三伏贴是借助天地阳气来驱寒,而且治疗哮喘,大家知道哮喘和关系最大,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五行里都属“”,而十天干里“庚日”也叫“庚金”,“辛日”叫“辛金”,五行里也属金,天人相应,得知治肺和大肠疾病选庚辛日,临床中效果也确实好。玩过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都懂。

结论:三伏贴巧妙应用天人相应理论,达到冬病夏治目的,治疗肺系(怕冷,易感冒,咳嗽哮喘,老慢支,支气管扩张也属于喘)和消化系统疾病(痰多,消化不良,疳积,湿气重,大便粘腻等)。

三伏贴注意事项:

贴敷一般时间:

1-7岁:0.5小时

7-12岁:1小时

大于12岁:4小时

皮厚者:私聊我加重药量

特殊情况提前结束贴敷标准:

贴敷部位有灼热感且明显疼痛,发痒,或者出现其他不舒服症状,即可提前取下来,结束贴敷。

三伏贴到底是怎么来的,三伏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6)

贴敷期间禁忌

三伏天期间都别吃生冷,体质偏寒者,日常生活中都要忌食生冷!

以上注意事项是为了起到保健效果且不起水泡(化学烧伤)而定,拒绝抬杠。

如果你问我会不会起泡留疤,你可以按张大师的白芥子涂法原方试涂一次,5分钟保证就起泡,而张大师要求留三炷香时间,一柱香是30分钟,三炷香就是90分钟。那时你的背上不但起泡,还流脓。至于治病的效果肯定神效,三次就可以治好寒包火型哮喘。称神道奇一点不过分!起泡留疤效果好,不痛不痒落病根。

影响三伏贴疗效因素:

1、贴敷过程没有起泡

2、没有在庚日贴敷

3、触犯贴敷禁忌

4、药物质量低下

做不到第一项,都建议多次贴敷,三伏天每天都可以贴,加强效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